索引号: 11371083004367045M/2015-01052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文时间: 2015-11-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截止日期:
乳山市“十三五”海阳所镇发展规划
  • 发布日期: 00:00:00
  • 文章来源:海阳所镇政府
  • 点击次数:

“十三五”是海阳所镇进一步发展壮大关键的五年,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海阳所镇正处于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具备了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优势条件,无论是宏观形势还是自身优势,都决定海阳所镇将进入高点起步、全面跨越的崭新阶段。随着市委、市政府旅游兴市战略的实施,随着自身区位优势的日渐显现和载体环境的日趋完善,海阳所镇与外对接、一体化发展步伐将越来越快,承接辐射、带动发展的效应将越来越明显,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形势催人奋进,希望令人鼓舞,前景美好辉煌。今后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镇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培育产业大项、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坚持旅游兴镇、工业立镇、产业强镇,抓载体优化环境,抓农村促进和谐,全力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我们确定“十三五”的奋斗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均增长8.5%;镇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07元,年均增长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1亿元,年递增7%。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卫生医疗、教育体育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养老、医疗、帮弱扶困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素质、生活质量、社会治安水平持续提升,农村政务公开、民主管理扎实开展,群众精神面貌取得根本性改观,和谐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

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形成特色规模。重点是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机遇,按照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的原则,明确区域发展定位,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努力形成特色鲜明、错位竞争、板块崛起的发展格局,以重点区域带动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规划建设五大经济功能区:

一是休闲度假区。拓展和丰富大乳山景区内涵,规划建设大乳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将小青岛、浦岛、杜家岛等特殊海洋生态景观分布区,乳山口湾、月牙湾等海湾,山、海、岛、滩、湾等地理风貌和独特自然风光结合在一起,发展以游艇、冲浪、潜水、帆板、帆船等专业化、高品质项目,吸引高端游客,形成高端滨海休闲度假区。依托南泓南村以“渔文化”为主题的渔村民俗游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影响,规划向周边南夼、杜家岛等村扩展延伸,利用海岛资源,发展小青岛、南黄岛,形成品渔家宴、住渔家院、参观水产养殖、近海海钓、渔船出海捕捞等,形成渔家生活体验区。

二是海上体验区。借助中韩海洋文化体验区,以塔岛湾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为主题,建设国家海洋文化公园、海洋博物馆、海珍品养殖体验基地等项目,并与韩国济州岛联合推出“中韩海洋文化体验之旅”互对旅程,推进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文化创意区。

三是电子商务区。依托银海物流商贸城打造北方最大的牡蛎电子商务产业园,产业园占地11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特色产品展示体验区、培训教室、创业沙龙和休闲区等。将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成立威海赶海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扩宽销售渠道;争创一个品牌,申报“海阳所牡蛎”品牌,统一品牌影响力;组建一支队伍,成立电商运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团队,推进电商产业规范化运营。为鼓励扶持海阳所镇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将出台《乳山市海阳所镇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计划分两年,重点在房租、宽带、门头广告、仓储物流、大学生创业等方面给予产业园大力支持。

四是健康养生区。依托海阳所镇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适合疗养居住和休闲养生的资源优势,在镇驻地周边,选取合适地块,新引进养生养老小区,引导房产开发企业对部分闲置率较高的房产,采取整栋出让、返租或统一改造等方式,交由专业养生养老机构管理运营,或与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健康管理公司和物业服务公司联合经营,发展形成高端康复、高端养老等健康养生区。

五是农业观光区。利用滨海旅游路沿线村庄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等条件,规划在滨海旅游路两侧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形成参观体验炒茶、制茶过程,瓜果采摘,划船、垂钓和景观植物观赏等观光体验园区。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挖掘深层价值。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力求产业结构更优、经济效益更高、发展后劲更强。

一是推进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三大产业:1、装备制造产业。以镇区工业园内黄海汽配、玉龙集团为龙头带动,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阳所镇拥有87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小石口东岸水深达到10米至13米,小石口至海阳所镇南夼码头,岸线长度4.2公里,水深约为3米,要以岸线资源为依托,规划利用上述区域,引进海洋重型装备制造或深水码头建设。3、绿色食品与生物科技产业。以吉利食品、同和水产等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营养食品、功能食品产业,引导企业开发小包装休闲食品和方便食品;拉长大姜、茶叶等深加工链条,积极培育保健品、营养品等生物科技产业。

二是推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质量优势,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打造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1、优化农业发展布局,重点打造大乳山沿线特色农业产业的“四园”发展布局:“苗木观光园”,在现有200亩铁杆海棠苗木的基础上在金港村周边规划1000亩发展苗木生态观光园,栽植树莓、无花果、桑葚等,开展观光采摘活动。对三甲苗木基地,通过苗木品种更换,引进苗木栽植技术,提升苗木档次,提高观赏和经济效益。“茶叶产业园”,依托现有爱母、虎山、广兆三处茶叶园,通过进一步扩大规模,规划三年内茶叶园区面积达到2000亩,其中重点做好爱母茶叶园区提档升级,在园区内合理规划,栽植各种果树、建设人工湖,开发垂钓等水上项目,开发滩涂养殖等观赏体验性项目,发展农家乐接待户,发展电子商务,让游客在此充分体验农家和渔家乐趣。“中药材种植园”, 依托河南羚锐集团规划中药材种植1000亩,形成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大乳山生态旅游观光园”,总投资78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2200亩,其中地域面积1200亩,水域面积1000亩,规划建设种植、养殖、采摘区,水产养殖、垂钓区,海上娱乐区三大板块,进一步扩充景区内涵,提高影响力。2、放大农业品牌效应。海阳所镇海洋渔业优势明显,农业产业特色突出,已经形成海参、牡蛎、大姜、茶叶和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海产品主要有海参、牡蛎、对虾、各种贝类、鱼类等,年水产品产量20万吨。海参养殖面积1万余亩,杂色蛤养殖面积2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塔岛湾区域以及海阳所西部和南泓等区域,此外牡蛎养殖面积达4万亩,有“江北牡蛎第一镇”美誉。实施好优势大宗农产品的品牌推介工作,探索优势产品登陆各大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扩大电商销售比重,提升海阳所镇农产品的产业话语权。

(三)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按照城乡一体的发展要求,增强集聚功能,发展镇域经济,改善镇村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互动提升。

一是强化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改善镇村面貌。进一步发挥执法中队的作用,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对镇区环境卫生、垃圾收运的工作力度,彻底解决占道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抓好金银大道、S704、大乳山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综合整治,营造畅洁绿美的通行环境。扎实推进改厕工程,着力解决“三大堆”、污水漫流等问题,实现路面硬化、村容美化、街道亮化。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村环境得到彻底改观。

二是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全镇发展的整体竞争力。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突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将文化产业贯穿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使全镇形成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发展局面。深刻领会文化产业的内涵,将佛教文化、休闲养生文化等融入项目建设,并与重点项目一并策划包装宣传,形成地域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海阳所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和谐海阳所建设。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为先的理念,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是完善强农惠农机制,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在严格落实上级和我市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和省里补贴政策,积极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加强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科技、司法、公安等公共部门和服务组织向农村延伸,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办一批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实事好事。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抓好人口计生和妇幼保健工作,落实好计生相关政策。同时,大力推进关心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规范推进农村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抓好“平安海阳所”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和信访责任制,搞好矛盾排查和化解调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坚决防止重大、特大事故发生。

(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将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塑造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争创一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切实增强抓项目的本领、解难题的能力、促发展的水平,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坚持真抓实干,建设效能型政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进一步强化效率意识,将每项工作落实到部门,细化到岗位,具体到项目,量化到时间进度,确保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项目有人抓、每个环节有人管。大力实施“政府提速”工程,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做到责任明确、目标具体、督办及时,确保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是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和民主评议制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下大力气治理腐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