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G228丹东线乳山口大桥工程初步设计于2019年1月14日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鲁交建管〔2019〕3号文件进行了批复。目前,该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已完成,设计文件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初步设计批复的要求,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威海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了施工图外业验收、风洞试验验收和耐久性设计方案评审工作,现将施工图设计文件上报。具体情况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本项目路线全长4.01公里,其中桥梁总长2683.4米,路基总长1325.1米;全线新建特大桥2430.4米/1座(不含桥台搭板)、大桥240米/1座(不含桥台搭板)、隧道1座、小桥13米/1座,涵洞17道,管理分中心养护工区合并设置1处、观景台4处,永久占地17.971公顷,其中新增永久占地16.259公顷(含用海面积3.7628公顷)。
(二)本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一般路基宽度25.5米,桥梁标准宽度28.5米。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300,其余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桥梁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0.10g设防,桥梁抗震措施设防烈度为7度,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二、路线
推荐方案路线起于乳山市大乳山猫头嘴,接G228丹东线乳山段(K239+115),沿乳山湾边养虾池向南(大乳山风景区北),向西从湾口边的光顶山北侧跨越乳山湾口最窄的海湾至西岸的西乳山码头,沿垛山山腰展线向西过垭口至路线终点,接G228丹东线海阳段。
三、路基、路面
(一)路基设计方案
1.路基断面:0.75米土路肩+3米硬路肩+2×3.75米行车道+0.5米左侧路缘带+2.0米中央分隔带+0.5米左侧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3米硬路肩+0.75米土路肩,路基宽25.5米。
2.主桥横断面:2米导流板+1.5米风嘴+1.5米人行道+0.75米侧分隔离带+3.0米硬路肩+2×3.75米行车道+1.25米左侧路缘带+0.5米中央分隔带+1.25米左侧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3.0米硬路肩+0.75米侧分隔离带+1.5米人行道+1.5米风嘴+2.0米导流板,桥梁全宽35.5米,净宽28.5米。
3. 引桥横断面:1.5米人行道+0.75米侧分隔离带+3.0米硬路肩+2×3.75米行车道+1.25米左侧路缘带+0.5米净距+1.25米左侧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3.0米硬路肩+0.75米侧分隔离带+1.5米人行道,桥梁全宽28.5米,净宽2×14米。
(二)路基填筑方案
1.低填浅挖路段的路基顶层以下0~80厘米路床范围内采用碎石土填筑。
2.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采用开挖台阶处理,并在填挖交界处增设土工格栅。
3.桥涵台背回填采用风化砂填筑。
(三)路基排水及防护
1.填方路段设梯形排水沟;挖方路段设矩形盖板边沟,路堑顶设置截水沟。
2.填方高度大于4米采用拱形骨架防护,挖方深度大于4米采用锚杆镀锌网植草防护,其余路段采用植草防护。
3.局部路段设路堤及路肩挡土墙。
(四)一般路段沥青路面结构
填方路段:4厘米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6厘米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2×18水泥稳定碎石+18厘米水泥稳定风化砂(掺碎石)。
低填、低洼及挖方等路段:4厘米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6厘米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2×18水泥稳定碎石+18厘米水泥稳定风化砂(掺碎石)+15厘米级配碎石垫层。
四、桥梁、涵洞
(一)新建乳山口特大桥(K241+519.763),主桥采用(193+666+51.4)米双塔钢箱梁悬索桥。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总宽35.5米,高2.8米。标准梁段长12.8米,实腹式横隔板间距3.2米。索塔采用门式塔,威海侧塔高142.15米,烟台侧塔高137.65米,均设上下两道横梁。塔柱采用带切角的三角形截面。横梁采用矩形截面。考虑永临结合,索塔内腔设置钢圆筒。主缆采用公称直径5.15毫米,抗拉强度1770MPa的高强镀锌铝钢丝。中跨和烟台侧设80股,每股127丝,威海侧设置两股背索。全桥吊索分为普通吊索、加强吊索、塔旁加强吊索、限位吊索四种类型。普通吊索、加强吊索、塔旁加强吊索采用钢丝绳吊索。限位吊索采用平行钢丝。普通吊索、加强吊索索夹及塔旁加强吊索索夹采用左右对合的骑跨式索夹形式。限位拉索索夹采用上下对合的销接式索夹形式。主索鞍为鞍槽只有竖弯无平弯,鞍体采用铸焊结合结构,鞍槽用铸钢铸造,鞍体由钢板焊成。散索鞍采用摆轴式。锚碇采用深埋式重力锚,威海侧地形横向坡度较大,锚体后部采用两侧不等高,台阶状。威海侧锚碇总高28.84米,前部宽40米,后部最宽处55.40米,顺桥向长44米。烟台侧地形顺桥向坡度较大,横向坡度较小,采用横桥向等高,顺桥向前低后高的锚体形式。烟台侧锚碇总高36米,前部宽40米,后部最宽处58.46米,顺桥向长度52米。东引桥采用33×40米预应力混凝土Bulb-T梁,西引桥采用5×40米预应力混凝土Bulb-T梁,东西引桥下部结构采用六边形柱式墩、肋板台/柱式台,桩基础,引桥宽28.5米。
(二)新建垭口大桥(K242+615),跨径为6×40米,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Bulb-T梁,下部结构采用六边形柱式墩,柱式台,桩基础。
(三)小桥、涵洞
小桥13米/1座,涵洞17道。
五、隧道
新建垛山隧道,长100米(K242+835~K242+935)。内轮廓形式为三心圆,内轮廓半径分别为7.10米、8.0米、18.0米,净高8.7米,净宽13.7米。单幅断面组成为:0.25米余宽+0.5米左侧硬路肩+2×3.75米行车道+3.0米右侧硬路肩+2.0米检修道,单洞限界宽度为13.25米,单洞限界高度5米。进、出口洞门采用削竹式。
六、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设Am级波形梁护栏,路侧设A级波形梁护栏。桥梁护栏:主桥中央分隔带设SA级金属梁柱式护栏,两侧设HA级金属梁柱式护栏,其余桥梁设SA级混凝土护栏。
(二)管理分中心养护工区合并设置1处,占地1.04公顷,总建筑面积2970平方米。两岸设置景观平台4处。
七、环境保护与景观工程
设计文件结合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相关评估报告进行了环保设施设计。
八、其他工程
全线共改路6处。
九、施工交通组织及施工工期
本项目建设工期自开工之日起48个月。
十、设计预算
本项目预算总投资为130679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32597万元。其中建筑安装费112518万元,平均每公里建安费28066万元。
该项目由威海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实施,法人代表刘勇,对项目的质量、安全、投资、进度、廉政、环保等方面负总责。勘察设计单位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联合体,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裴岷山,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法人代表李怀峰,共同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项目实施期间履行设计服务义务。双院制审查单位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上请示,当否,请审查批复。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
2019年6月19日
(联系人:张峻峣,电话:0631-52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