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市地方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2019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78898万元,同比下降15.6%,完成调整预算的99.2%;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减收17591万元,下降11.3%,主要是受减税降费影响。税收收入完成191840万元,同比下降29.4%,税收占比68.79%,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主体税种收入完成69753万元,占比25.01%,同比下降12.74个百分点,主体税种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36.36%,同比下降9.5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87058万元,同比增长48.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9719万元,同比下降14.68%,完成调整预算的97.9%。其中,八项支出完成275347万元,同比下降9.49%。
从征收部门看,税务局完成198109万元,减收85874万元,同比下降30.2%;财政局完成80789万元,增收34504万元。
从威海市情况看,全市共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8531万元,同比下降1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49747万元,同比下降15.3%,税收比重78%,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体税收收入926927万元,主体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37.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548784万元,同比增长1.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431670万元,同比下降5.7%,我市地方收入总量列全市第4位。
二、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一)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部分重点企业经济指标下降较大。
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原料价格上涨、外需收窄、企业融资困难等不利因素影响突出,企业效益下滑。
用电方面,受企业订单减少影响,华隆食品用电量下降29.3%、玉龙汽配下降19.9%、振兴铸钢下降20.1%;受原材料短缺、产量下降影响,鲁菱果汁用电量下降12.3%;鑫山集团受高炉大修停产影响,用电下降16%;福喜农牧上半年进行鸡场设备改造,部分鸡场停产,总用电下降11%。
销售收入方面,金洲集团受原矿石品位下降、黄金产量减少影响,销售收入下降39.4%;龙马服装订单减少,部分订单转移越南工厂,销售收入下降31.4%;龙峰硅胶订单和产品价格均下降,销售收入下降23.7%;恒邦化工受农产品价格低迷,化肥市场不景气影响,订单减少,销售收入下降12.1%。
上交税金方面,佰德信今年开始享受受出口退税,增值税较去年同期下降83.4%;企业效益下滑导致税收下降的企业有金洲矿业下降78%、龙峰硅胶下降66.8%、华隆食品下降51.5%、振兴铸钢下降38.6%、玉龙汽配下降26.4%;受税率下调且原材料成本提高影响,增值税较去年同期下降的企业有力牌石油下降29.3%、泰山石膏下降25.9%、鑫山集团下降64.2%。
(二)镇区收入不均衡,部分镇区进度缓慢。
2019年,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8288万元,同比减收1967万元,下降1.78%,完成年初预算的93.03%。在收入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乳山寨镇、南黄镇、夏村镇、开发区、乳山口镇、大孤山镇、崖子镇、育黎镇、午极镇等9个镇区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海阳所镇、滨海新区、白沙滩镇受房地产业不景气影响,下初镇受金洲矿业、泰山石膏税收下滑影响,财政收入降幅较大。
(三)减税降费效应持续显现,税收收入下降明显。
随着减税降费工作推进,对税收收入已产生较大影响,2019年共计减税降费23301万元,减少地方级11760万元,拉低增幅3.6个百分点。
从主体税种收入看,增值税完成53981万元,同比下降46%;企业所得税完成11291万元,同比下降34%;个人所得税完成4481万元,同比下降8.7%。受总部经济严重下滑影响,主体税种收入大幅下降,2019年总部经济地方级收入同比减收61499万元,拉低增幅18.6个百分点。
从产业收入情况看,我市第一产业完成全口径税收411万元,同比增长43.2%;第二产业完成全口径税收91059万元,同比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成全口径税收187839万元,同比下降44.2%。
从主要行业收入看,1.制造业。工业用电稳定增长,重点产品产销稳定。制造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1.93亿元,同比增长3.68%。制造业共完成税收收入58891万元,同比增收9277万元,增长18.7%。剔除免抵收入15100万影响,制造业税收实际完成43791万元,同比下降10.47%,减收原因是受减税降费影响。
重点企业增收情况:威海市明珠硅胶有限公司、威海伯特利萨克迪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山东双连制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特来蓓丝特印染有限公司、乳山汉泰大麻纺织有限公司等税收增长明显,主要为免抵增收。
重点企业减收情况: 威海龙峰硅胶有限公司入库税款1665万元,减收3349万元,减收的原因是销售单价和订单均下降,税收减少。威海鑫山集团有限公司入库税款972万元,减收1741万元,减收原因一方面是该企业2号炉从今年二月底到十二月初停产检修,铁的产量较同期减少一半,销量下降,税收减少;另一方面受减税降费的影响,增值税税率降低,使得该企业全年的销项税额减少约1100万元。威海佰德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入库税款310万元,减收1485万元,其中增值税减收1302万元,减收原因一是增值税率由16%下调至13%,销售税额减少;二是去年该公司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出口缴税产品,今年由于中美贸易加征关税的原因,大部分产品实行了增值税退税政策。
2.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受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欠税基数逐年收窄和房产市场萧条因素影响,后续乏力。房地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3.28亿元,同比下降16.50%。房地产业共完成税收收入81797万元,同比下降20.5%。剔除不可比因素,房地产业完成55623万元,同比下降31.29%,减收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清理所得税和营业税欠税所致。
重点企业增收情况:乳山市官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山东天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增收1690万元和954万元,增收的原因是开发新楼盘,房屋销量较好;威海房地美置业有限公司和威海昂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增收683万元和999万元,增收的原因是棚户区改造项目收入增加。
重点企业减收情况: 乳山市长城住宅开发有限公司、乳山市富大房地产有限公司同比分别减收6948、2940万元,主要因为企业同期清欠所得税和营业税。乳山国泰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和乳山市松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年税收同比减收2969万元和2353万元,因为无新开发的楼盘,销售下降。
3.建筑业。今年实施的重点投资项目推进有力,拉动了建筑业税收增长。建筑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8.89亿元,同比下降4.62%。建筑业共完成税收收入27414万元,同比增长49.4%。剔除不可比因素收入,建筑业完成18945万元,同比增长18.2%。
重点企业增收情况:乳山市白沙滩建筑工程公司入库税款1362万元,增收1036万元,增收原因是工程完工,税款入库。威海海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乳山分公司为新办企业入库650万元,增收610万元。
重点企业减收情况:乳山市春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入库税款435万元,减收516万元,减收的原因是房地产开发项目较少,承接的建设工程减少。乳山市建业工程有限公司、威海众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乳山市广润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减收371万元、189万元、232万元,同期大部分税收为棚改项目缴税。
4.金融业。受税收减免政策影响,金融业税收呈下降趋势。金融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08亿元,同比增长18.87%,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88%。金融业共完成税收收入30216万元,同比下降21.89%。剔除不可比因素,共完成税收收入14021万元,同比下降2.99%。减收主要受山东乳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影响,一是去年同期处置房产缴纳契税113万,二是国债利息减免增加导致所得税减收199万元。国债利息减免1549万元,减免额同比增加939万元,纳税调减增加,所得税减少。
5.批发零售业。批发零售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6.28亿元,同比下降54.4%。剔除总部经济企业,批零业销售收入34.71亿元,同比增长23.32%。批发零售业共完成税收收入28091万元,同比下降78.89%,减收的原因是乳山市供销经贸公司累计减收84961万元,其中增值税累计减收79447万元。剔除总部经济的影响,实际完成税收收入9734万元,同比增长30.55%。
6.其他行业。其他行业(主要包括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6.46亿元,同比增长27.33%,其他行业共完成税收收入52900万元,同比下降23.43%。剔除不可比因素,实际完成税收收入28855万元,同比增长4.03%。主要企业的增减情况:山东金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入库税款435万元,减收1546万元,其中所得税减收855万元,减收的原因一是矿石枯竭,销量下降,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二是去年自查补税423.83万元。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入库税款913万元,为净增收,增收原因是企业购买土地缴纳契税;长庆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入库税款600万元,为净增收,增收原因是该户企业转让注销,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支出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等重点支出领域保障良好。
今年,面对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压力,财政积极主动作为,保持较高的支出力度,支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保障全市工资、民生领域、重点工程以及各项政策顺利兑现。坚持有保有压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把节省的资金倾斜用于保障基本民生。2019年,我市“三保”支出约28亿元,同比增支1.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7%;民生领域保障较好,民生支出累计完成29748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34%,其中:教育支出9764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25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85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589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1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0730万元、农林水支出6013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999万元。
2019年全市经济运行平稳,收支预算执行良好。至此,已连续三十三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附:二○一九年十二月份财政收入执行情况表(一)
二○一九年十二月份财政支出执行情况表(二)
二○一九年十二月份财政收支分镇区执行情况表(三)
二○二○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