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乳山市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乳政办发〔2009〕86号
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经济开发区,银滩旅游度假区,城区街道办事处:
市国土资源局拟定的《乳山市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实施。
二OO九年七月二日
乳山市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乳山市国土资源局
二OO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为切实做好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有关规定,按照各级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08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我市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9月份,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成为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2008年,全市平均降水量814.6毫米,接近正常年份平均降水量,明显低于上年同期降水量,全市未发生地质灾害。
二、2009年全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域
根据地质环境特点和以往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我市地质灾害以汛期发生崩塌、泥石流、滑坡、采空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具体分布如下:
(一) 崖子――午极――下初一带不稳定边坡、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金矿露天开采形成不稳定边坡及伴生的地裂缝、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废弃的露天采坑或矿井边坡岩体破碎,边坡台阶小或边坡直立,在汛期强降水时易发生滑坡、片帮、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二)诸往――夏村――峒岭一带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由于地下开采金矿、铁矿等形成采空区,采空区顶板塌陷或沉降产生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尾矿库溃坝。紫金矿业胡家口矿业尾矿库、唐家沟金矿尾矿库、白石金矿尾矿库存在安全隐患,主要是在汛期遇强降水时易发生溃坝地质灾害。
(四)垛鱼顶—马石山泥石流。该区域地质构造发育岩石风化破碎,崩滑灾害相对发育,是产生泥石流的物质诱因。另外,该区域属降水集中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大于850毫米),暴雨频发,是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来源。
三、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及范围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情况,下列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为2009年我市地质灾害威胁对象及范围:
(一)大业金矿蓬家夼露天采坑不稳定边坡和地裂缝。蓬家夼露天采坑位于崖子镇蓬家夼村南。露天采坑上口东西长度为550米,南北宽度为330米,采坑深度近90米,北部边坡坡度34°,南部边坡坡度60°,东西两端边坡坡度68°,由于边坡滑动,在边坡及周围地面形成长短不一、宽窄不同的地裂缝。局部下陷深度达2米以上。北部最大裂缝宽约20厘米,地面裂缝已扩展到距坑口北缘100多米处,危及其上部居民及住房安全;东部边坡北头约有50-60米路面正产生下陷。汛期集中降水时有整体滑坡的可能,直接威胁边坡北部蓬家夼村房屋和道路的安全。南部边坡较陡,且存有不同宽度的裂缝,对南部公路和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目前,滑坡体长度500米,宽度320米,平均厚度40米,仍处于缓慢蠕动阶段,若遇到强降水等外力影响,则有加速下滑的可能,虽然对部分居民进行了搬迁,一旦发生滑坡,仍能影响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矿区生产安全。
(二)唐家沟金矿东碃矿区露天采坑不稳定边坡及地裂缝。露天采坑位于午极镇唐家沟村,该露天采坑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40米,深20-30米,边坡直立,局部倒倾斜,且边坡岩体破碎,稳定性差,采坑周围产生裂缝,最大裂缝宽度5—10厘米,距采坑10—15米有两竖井,遇强降雨,易发生崩塌、片帮等地质灾害,影响周边作业人员安全。
(三)峒岭金矿地面塌陷。峒岭金矿采空区位于徐家镇威乳高速公路南侧,延伸至路基中央,主井深180米,第一中段长85米,距地表50米,采空区顶板厚仅15米,其中包括第四系松散层厚约10米。采空区曾两次发生过地面塌陷,面积约40平方米;矿区东部又存在村民偷采现象,汛期降水时,塌陷部位有继续向周围扩大的可能,危及周边农田及过往行人的安全。
(四)威海鑫山冶金公司铁矿后庄矿区地裂缝。铁矿后庄矿区位于诸往镇后庄村南,主井约深70米,分两个中段,其中第一中段距地表约33米,采空区顶板距地表约18米,南北巷道长约25米,主井东侧巷道长约70米留有3个矿柱,主井西侧巷道长约40米留有一个矿柱。目前,在采空区上部地面及部分民房出现裂缝,裂缝长30-100厘米、宽0.5-2厘米不等。该矿区已于2006年4月22日至10月18日对采空区进行了充填。在采空区上方凿直径75毫米充填井3个,从选矿浓密机到充填井架设1000米聚乙烯管道,用沙泵将尾矿输送采空区充填,总投资9.1万元。由于井下充填情况不祥,仍存有塌陷隐患。
(五)金碃岭金矿地面塌陷隐患。金碃岭金矿采空区位于市区金碃岭村西北。区内现有两竖井,东北侧为变电站,南部为居民区,附近分布有农田。主竖井深161米,其中0.0米中段采空区深度最大约27.5米,经计算其上下盘崩落范围分别为12.8米、10.0米,上下盘移动范围分别为15.9米、12.8米;-40米中段采空区深度最大约67.5米,其上下盘崩落范围分别为31.5米、24.6米,上下盘移动范围分别为39.0米、31.5米。由于采空区未进行充填,且埋藏较浅,顶板岩石破碎,工程建设或强降雨易造成塌陷,危害强度较大。
(六)尾矿库溃坝、矿区崩塌、矿井塌陷。1、紫金矿业胡家口矿区尾矿库东坡坝体不稳固,存在溃坝隐患。2、董氏矿业有限公司崔家沟矿区,批准的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区内仍在露天采矿,采坑边坡较陡,存在崩塌隐患。3、唐家沟金矿尾矿库存在着坝体不稳、无泄水涵,溢洪道渠底较高,泄流量小,汛期难以满足上游洪水排泄,有溃坝的危险。4、乳山口镇西南赵家矿井始建于七十年代,井深约60米,横向井300余米,已废弃多年无人管理,存在塌陷隐患。
四、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市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汛期的特点,确定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7-10月。
五、重点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 大业金矿蓬家夼露天采坑不稳定边坡和地裂缝。1、加强监测预警,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做好隔离防护措施;2、制定紧急避让预案及应急预案;3、进行卸载或村民搬迁避让,在露天采坑周围采取洪水疏导措施;4、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并发放“避险明白卡”、“防灾明白卡”。
(二)唐家沟金矿东青矿区露天采坑不稳定边坡及地裂缝。1、彻底取缔区内违法采矿,对造成地表破坏的及时进行采坑回填;2、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设置隔离防护设施;3、加强监测,一旦发生险情,立即上报,并及时做好现场危险隐患处理。
(三)峒岭金矿地面塌陷。1、进一步查明矿区影响范围,采取有效的治理和预防措施;2、采取警戒措施,划定警戒范围,禁止车辆和闲杂人员进入,汛期严禁危险区内的各项作业,发现险情要立即上报,及时做好各项应急处理;3、加大监管力度,彻底杜绝乱采滥挖行为;4、进行地质灾害勘查,制定治理措施,对塌陷区进行治理,彻底消除灾害隐患。
(四)威海鑫山冶金公司铁矿后庄矿区地裂缝。该矿井虽已封闭,但井下充填情况不详,仍应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坚持险情预报制度,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处理;开展隐患区地质灾害勘查,查清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状况;采取避让措施。
(五)金碃岭金矿地面塌陷。在塌陷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对塌陷区进行详细勘查,准确划定隐患区范围;已委托烟台地质环境监测站制定规划,争取治理资金,进行采空区充填;加强群策群防,坚持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处理。
(六) 尾矿库溃坝、矿区崩塌、矿井塌陷。1、唐家沟金矿、紫金矿业胡家口矿区尾矿库采取措施,开挖泄洪渠道,加固坝体,同时禁止下游违规开采,避免灾害加重;2、董氏矿业崔家沟矿区,责令停止违规开采,治理采坑边坡,消除崩塌隐患;3、乳山口镇西南赵家废弃矿井,已委托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烟台监测站制定治理规划。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镇(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措施,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各地质灾害点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相应地质灾害监测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坚持汛期值班、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要做好“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工作明白卡” 的填制发放工作,安排专人值班,公开联系电话,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对隐瞒不报或迟报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巡查工作
突发性地质灾害较发育的地区,汛期前要组织有关人员,重点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易发点、危险点的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汛期要组织专人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和险情的巡查,强降雨天气情况时,要实行24小时连续监测和巡查,发现险情后要按要求立即上报,并通知受威胁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市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
白天:6652227 6669308 6871677
夜间:13806310606 13506309168
附:乳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乳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祥芹(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于海涛(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于 海(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韩 强(市安监局副局长)
张书松(市公安局副局长)
唐镜朋(市监察局副局长)
兰 东(市财政局副局长)
姜福谭(市建设局副局长)
杨国振(市规划局副局长)
隋 波(市交通局副局长)
于惠泉(市水利局副局长)
朱大鹏(市农业局副局长)
鞠汇泉(市林业局副局长)
刘永禄(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
孙庆飞(市卫生局副局长)
刘 阳(市环保局副局长)
王 猛(市旅游局纪检组长)
王昌文(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国土资源局,王昌文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