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乳山市政府公报
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乳山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乳政办发〔2015〕6号)
  • 发布日期:2020-12-13 16:13:05
  • 文章来源: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点击次数:

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乳山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滨海新区、经济开发区、城区街道办事处,各市属国有企业:

《乳山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3月30日

乳山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威海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安排,根据《威海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为重点,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核心,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为目标,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两手抓,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整体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创建目标

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本地生产销售的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产品中禁用农药、畜产品中“瘦肉精”、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全面实现可控可管可追溯,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带*的为关键项,下同)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加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综合执法、检验检测体系完善,镇级监管机构和村级监管员队伍健全,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明晰、执法到位、运转高效。

3、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投入品监管、市场准入、生产过程控制、检验监测、质量追溯、预警应急、社会监督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健全,生产记录管理、绿色防控等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机制完善。

4*、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水平不断提升,举报查处率、回复率达到100%。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1、市政府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明确部门职责,强化保障措施。各镇(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镇、办事处)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市、镇绩效考核体系中所占权重高于5%。(责任单位:市考核办,各镇、办事处)

3*、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责任单位:市发改局)

4*、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加大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5*、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政府每年预算投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际需要,且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管理等制度,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检验检测、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等有关部门工作职责,配备市、镇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及交通工具。(责任单位:市编办、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检验检测中心,各镇、办事处)  

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把生产监控、投入品监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监管预警、远教宣传等6大功能全部纳入平台,面向公众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农产品溯源信息查询、投诉举报、专家视频会诊等服务,实现对重点农产品生产、供应、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全程监控。(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3、加强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明确综合性的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各镇(办事处)都配备3—5名专职管理人员,承担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确保有职能、有条件、有经费,做好农民培训、质量安全技术推广、标准宣传培训、督导巡查、监管措施落实等工作。(责任单位:市编办,各镇、办事处)

4、601个行政村每村都确定1名村干部兼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明确职责任务,健全考核体系,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责任单位:农业局,各镇、办事处)

5、制订市、镇、村三级监管员专门培训计划,做到全员培训,每名监管员每年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集中专业培训不少于40小时。(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三)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大户、畜禽屠宰企业、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和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等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明确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推进行业诚信自律,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联盟体系建设,采取自愿申报、审核加入、社会监督、动态管理的方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经营队伍,积极做好宣传推介,推动形成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3、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落实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4、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销售的农产品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5、屠宰企业落实流向登记、进场查验、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检测等制度。(责任单位:市畜牧局)

6、督促农产品收购储运企业和批发市场100%建立进货查验、抽查检测、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商务局)

7、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市畜牧局)

8、建立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四)推进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1、强化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健全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严格落实农兽药经营告知制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工商局)

2*、100%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行兽药良好生产和经营规范,对养殖环节自配料实施监管。(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3、引导农资配送中心开展“厂家直销、送货到田”的农资销售模式,全面推进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和配送,畅通经营主渠道。(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

4、提升农资可追溯管理平台,在实行备案准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资全程可追溯管理系统,为所有农资店配备农资“一卡通”设备,最终实现农资的准入备案快捷、农资来路清晰、内在质量可控、流向环节清晰、使用环节明了的农资管理目标,实现农资销售的全程可追溯。(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5、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制定农业投入品抽样检测计划并组织落实,配合市级和省级相关部门做好对主要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的投入品监督抽查工作。(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6、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指导,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取缔无证无照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工商局)

7、落实农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8、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五)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1、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制订、修订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配套的地方主要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入户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质监局)

2、鼓励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加大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力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3、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强化证后监管,健全认证补贴奖励机制。种植业“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比率提高到65%以上;全市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比率达到25%以上,规模养殖场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比率达到70%以上;水产品“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比率提高到70%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4、有效开展产地环境和污染状况监测,提高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广应用发酵床养殖、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等模式,完成减排任务,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废弃物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环保局)

5、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生产与加工、流通领域追溯体系的衔接。全市80%以上的标准化种植场、养殖场实现产地准出和原产地追溯。(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商务局、食药监局)

(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对规模以上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每年现场巡查1次以上,对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的生产经营主体每年现场巡查2次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2、制定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依托乳山市检验检测中心,采取定期检测和重点抽检相结合、专项整治和临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定量检测。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种养殖大户和收购储运企业及批发、零售市场,市级全年定性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不少于8000个,全年定量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不少于600个,市域内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落实产品自检制度;强化检打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单位。(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检验检测中心)

3、落实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职责,开展日常巡查、速测和指导服务等工作,各镇监管机构全年定性检测农产品样品不少于7200个。督促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落实产品自检制度。(责任单位:各镇、办事处,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4、引导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连锁店)等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投入,加强对农产品的评价性监测。(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七)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全面推行农业综合执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2、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屠宰及批发、零售市场等重点环节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收购销售屠宰病死动物、注水、私屠滥宰、虚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伪造冒用“三品一标”产品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公安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工商局)

3*、建立线索发现和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大要案奖励等机制。(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公安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工商局)

4、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协查、产销监管等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农业行政执法、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案件移送率达到100%。加强案件查处信息通报,及时曝光有关案件。(责任单

位:市公安局、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

5、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突发应急事件,降低负面影响。(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6、落实《威海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食药监局)

7*、3年内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未发生因本市生产的农产品造成其他地方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未因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被上级有关部门通报。(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八)推进制度机制创新

1、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大对分散农户和收购储运主体监管工作力度,落实责任追究机制。(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2、加强农产品安全行政许可、监管执法、抽检监测、公共服务、食品追溯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与“智慧乳山”建设相衔接的“智慧农安”信息化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3、拓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监管范围,将符合条件的61家规模养殖场全部纳入平台监管系统,覆盖全市85家兽医站、规模养殖场、饲料企业、屠宰企业、病死动物处理厂等单位;新上“e 通”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畜产品监管的信息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畜牧局)

4、探索对农产品监督抽查检测中,因对定性检测不合格而定量检测合格或者监督抽查复检结果合格的情形,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给予适当补偿。(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商务局)

5、以省长质量奖为目标,积极参加省“齐鲁灵秀地、放心农产品”农产品品牌创建,将更多的优质农产品纳入国家、省、威海市品牌农产品目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

6、按照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销售“五个统一”的要求,实施好 “乳山三宝”、地理标志产品的“捆绑营销、联合推介”,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市联社)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3月下旬)。制定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

(二)自查整改阶段(2015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对照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对照国家考核评价标准开展模拟测评,查漏补缺,抓好整改。

(三)总结考评阶段(2015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组织开展总结和自评工作,迎接上级考核评价。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各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督导检查。各镇(办事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细化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推动工作创新。各镇(办事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符合监管实际、富有监管成效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升监管成效和农产品安全工作水平,力争在监管体系、监管能力和监管实效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加强督查考核。加强对各镇(办事处)、有关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考核,对工作力度大、推进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迟缓、措施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严肃查处食用农产品安全领域违规违纪、失职渎职行为。

(四)广泛宣传引导。要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工作重点和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乳山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乳山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隋建波(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孙  军(副市长)

成  员:刘国贤(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于留泮(市编办主任)

高  波(市财政局局长)

耿仁书(市发改局局长)

苏卫军(市公安局局长)

谭先志(市农业局局长)

隋岩波(市林业局局长)

焉  涛(市海渔局局长)

王  萍(市商务局局长)

刘本江(市工商局局长)

蔡同波(市环保局局长)

姜云志(市食药监局局长)

刘玉刚(市畜牧局局长)

隋浩杰(市联社主任)

刘庆芳(市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

宋  磊(市政府副主任)

姜春龙(城区街道办主任)

王永照(夏村镇镇长)

赵永祥(乳山口镇镇长)

王雪光(海阳所镇镇长)

于  伟(白沙滩镇镇长)

王  庆(大孤山镇镇长)

孙厚强(徐家镇镇长)

王  倩(南黄镇镇长)

陈凤梅(冯家镇镇长)

张伟峰(下初镇镇长)

宋海波(午极镇镇长)

董  辉(崖子镇镇长)

仇晓明(诸往镇镇长)

田玉刚(育黎镇镇长)

姜中华(乳山寨镇党委副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谭先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