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信贷】:多方合力“贷”牡蛎 激活产业新动能
  • 发布日期:2021-11-26 15:06:01
  • 文章来源:乳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 点击次数:

乳山是中国牡蛎之乡,“乳山牡蛎”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高端市场占据国内第一。为深入优化营商环境,逐渐构建牡蛎养殖、加工、促销联动市场,促进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各部门通过运用金融链长机制、鲁担惠农贷、度小满无息贷款、牡蛎贷等手段形成合力,进一步健全政府、金融机构、养殖户的“三位一体”的牡蛎产业长效机制。

一、创新金融助“蛎”行动

乳山市发改局地方金融服务中心秉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与度小满金融开启合作新模式,与牡蛎协会联合推出金融助“蛎”计划,为符合条件的牡蛎养殖户提供公益助农免息贷款项目,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目前已为140户养殖户发放无息贷款共计1209万元。总结前期开展的金融助“蛎”计划工作经验,为继续扩大优势项目普惠范围,持续对接度小满金融,开展助农扶贫公益贷款,为符合条件的农户提供免息贷款支持,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目前帮助80余户农民完成线上申请。

二、开拓“金融链长”机制

围绕“十四五”产业导向和“三链”协同发展要求,乳山市创推“金融链长”工作机制,从金融机构选聘8名“懂特定行业、懂专业市场、懂重点企业”金融顾问担任“金融链长”。“链”上发力,以“链主”型企业为切入点,通过绘制配套解析图、研判融资需求、深挖企业关联程度,带动更多产业链条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链”上产业链,实现授信额度链内共享、金融服务精准滴灌、金融产品精准适配,有效降低链上企业融资门槛,金融有效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已为42家企业办理供应链融资业务80笔,金额4.05亿元。

三、整合优化牡蛎系列贷款

乳山农商银行积极对接乳山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海洋发展局等相关部门,利用大数据和智慧营销系统,对全市牡蛎行业从业者经营情况、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摸排调查,建立客户信息台账,充分发挥客户经理驻村办公优势,提高办贷效率,比如海疃村青年宋超,于2019年返乡养殖、加工牡蛎,但苦于流动资金周转不足,乳山农商银行了解到其情况后主动上门考察后仅用一天时间为其发放信e贷20万元,解决无抵押物的融资难问题,也带动了该村和周边村30多人就业。截至目前,乳山农商银行牡蛎行业贷款158户余额26634万元,其中通过“鲁担惠农贷”发放牡蛎行业贷款101户165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