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1083004367045M/2021-06062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乳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 发文时间: | 2021-12-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乳山水利事业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构建新机制新格局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时期,乳山水利发展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主基调,着力构建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障、水生态保障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水利基础保障能力。
一、“十三五”水利发展情况回顾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水利工作按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上级水行政机关部署要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方针,着力强化水利发展布局调整,水利事业快速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实施水利民生工程50项。
1.蓄水能力大幅提升。投资4.3亿元完成了乳山河地下水库、龙角山水库抬田增容、黄垒河南泥沟橡胶坝建设工程,增加蓄水库容3722万立方米,增加城市年均供水量2170万立方米。投资1.4亿元实施了71座小型水库、297座塘坝除险加固工程,恢复兴利库容2580万立方米,增加防洪库容1440万立方米,全市105座小型水库全部完成除险加固。
2.水资源调配格局基本形成。投资1亿元实施了花家疃水库、院里水库、台依水库等5项引调水工程,铺设管路78.3公里,增加日调水能力10万立方米,全市主要水源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形成了“二纵八横、七库联通、丰枯互济、多源调控”的水资源调配网络。
3.农田水利设施基础作用不断巩固。投资1.13亿元发展高效节水面积3.17万亩,新建平塘、大口井、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48处。
4.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保障。累计投资8493万元对农村自来水设施改造升级,改造单村水源235处、改造管网46处,安装消毒、直饮设备937台,新建规模化水厂一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及单村消毒、直饮设施安装率达到100%,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进一步提高。
5.河湖长制管理体系日臻完善。落实了183条河道、110座湖泊(水库)名录,强化了858名三级河湖长的职责,招标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河道日常巡护,完成了县级以上重点河湖确权划界,编制了河道采砂规划,累计排查、整改各类涉河湖“四乱”问题527处;投资6870万元治理乳山河、黄垒河等骨干河道32.96公里,投资9700万元治理穿村过镇河道86.84公里。
6.水资源和水保工作规范管理。完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护治理6.3平方公里。各年度水功能区双指标达标率达到100%,在威海市率先完成水资源费改税制度改革,出具了威海市第一张水资源税水量核定书、第一张水资源税税票,累计征收水资源税9599万元。
7、改革创新走深走实。承担了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试点工作,争取上级资金6330万元建设小农水设施225处。争创了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山东省水利法制建设示范县、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潮汐湖顺利通过首届省级美丽示范河湖评审。河湖清违清障及河道划界工作得到省水利厅肯定,宫洪霞同志代表我市在全省交流发言。2017、2019年威海市冬春水利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通过规划引领,做好项目储备包装,争取上级无偿资金3.77亿元,并成功申报了2批专项债,到位债券资金5.2亿元。
(二)主要经验
1.规划引领是第一方向。坚持全域水利一体化布局、开源节流并重、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基本原则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突出水利规划谋划的指向标作用,为争取项目、资金和水利工作布局引领了方向。
2.水安全是第一保障。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通过拦蓄扩容增加蓄能,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网络提高科学调配能力,通过水环境治理改善生态,进一步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
3.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把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实现保大局、保安全、保民生的目标。
4.防灾减灾是第一底线。综合运用蓄、滞、排统筹等多种手段,防、避、救结合等多种方式,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坚决守住防灾减灾底线。
5.改革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创新是关键一招,通过改革创新、创先争优增强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动力,推动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问题短板
1.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乳山河、黄垒河两大流域水资源大量直排入海,部分小流域拦蓄能力不强,与生产生活用水增量需求还有差距。
2.水利设施尚不完善。南部缺水区的5个镇水利设施数量仅为北部贫水区的50%、中部富水区的40%,水利基础设施分布不均。部分水利设施管理不到位,监管脱节,功能发挥不足。
3.水利工程标准不高,亮点不多。工程规划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起点较低,功能性与景观性结合不够。
4.资金投入机制单一。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以财政性资金为主,上级专项资金补充,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二、“十四五”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一)面临的形势
中央把重大水利工程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高度重视重点领域治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要求“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明确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政治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要增强打赢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攻坚战的责任感、紧迫感,破解工程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二)面临的挑战
1.水旱灾害威胁依然严峻。极端天气明显增多,旱涝灾害突发频发重发,防洪抗旱面临严峻挑战。
2.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显现。传统的水利发展思想、用水理念、节水机制受到冲击挑战,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需要大量工作。
3.水利设施难以集中集约。丘陵山区地形特点决定了水利设施分布广、小而散,规模效益低,发展小型灌区难度大,管理运行成本高,建、管、用结合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推进引调水、防洪减灾、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水治理,强化河湖长制,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水利部、水利厅也密集出台了加强河湖标准化管理等政策要求,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提供了良机、搭建了舞台。
三、“十四五”水利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署,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以水安全保障为主线和中心任务,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主基调,全力做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各项工作,积极构建水利发展新格局,实现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全域。坚持全域水利一体化布局,统筹水资源利用,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兼顾,保障用水与节约用水同抓,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2.水惠民生。坚持以民为本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群众需求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民生短板,实现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展普惠水利事业。
3.特色鲜明。做活行业要求与区域实际结合文章,提高规划设计标准,实施符合区域特点的水利工程。
4.监管有效。坚持建管结合,强化水利行业管理,探索和完善行业监管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覆盖全行业、务实管用高效的监管制度体系。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补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弱项,基本建立起有利于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体系。
1.城乡供水。基本实现河库连通,新增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800万立方米。实现多水源联网供水,城乡供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过对接城市大管网、新建水厂及原有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实现规模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节约用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三五”基础上降低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71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内1.49亿立方米以下。
3.防洪抗旱减灾。进一步推进防洪减灾工程建设,重要河道重点河段、海堤达到2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773座塘坝防洪隐患全部消除,进一步完善水库防汛体系,落实水库防汛物资更新、硬件设施改造、抢险队伍建设、防汛演练培训等。
4.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水质保护和水系生态综合整治,城乡重要河道保有生态基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预防监督力度,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60平方公里。
5.水利信息化。实现水利防汛抗旱、山洪灾害预警、河长制湖长制、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利电子政务等重点业务应用系统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水利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
6.水利改革管理。2022年前争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全市105座小型水库实现规范化管理。建立城乡一体化供水运营管理机制和水费收缴机制,基本实现区域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目标。
7.农村污水治理。在2020年实施163个村庄的基础上,2021年实施60个村庄,2022年实施60个村庄,到2022年完成全市50%村庄的污水治理任务,2025年全部完成。同时探索农村供排水一体化管理新机制。
四、“十四五”水利发展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规划投资22.87亿元,围绕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提升雨洪资源利用、供水保障、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水电开发五个能力,优化水利发展规划格局,提升水利基础保障水平。
(一)提升雨洪资源利用能力
1.河道拦蓄工程。实施东尚山水库、黄垒河湾头橡胶坝、段家橡胶坝及河南村拦河坝4个项目,总投资11200万元,新增蓄水量245万立方米。
东尚山水库工程:为解决东尚山村及周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周边水利基础条件,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投资2700万元在诸往镇东尚山新建小(2)型水库,兴利库容42万立方米。
湾头橡胶坝工程: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提升两岸农田灌溉条件,稳固河床,改善生态环境。投资4500万元新建180米长橡胶坝,建成后坝前水位4.5米,河道回水区2.9公里,可拦蓄库容172万立方米。
段家橡胶坝工程:为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投资3000万元新建80米长橡胶坝,建成后坝前水位4.5米,河道回水区0.84公里,可拦蓄库容23万立方米。
河南村拦河坝工程:为拦蓄泥沙、稳固恢复河床、提升沿岸地区地下水位及改善河道生态功能,投资1000万元新建河南村拦河坝,可拦蓄8万立方米。
2.水库增容工程。实施台依水库、地下水库二期(远景)2个增容工程,总投资11000万元,新增蓄水量350万立方米。
台依水库增容工程: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规划投资6000万元实施台依水库增容工程,将现状运行水位31.0米恢复至设计兴利水位31.8米,增加库容200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70万立方米。
乳山河地下水库二期工程(远景):为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开发和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投资5000万元,新建曲水橡胶坝,可拦蓄库容150万立方米(地表水)。
通过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以及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工程(井子段)的实施,“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800万立方米。
雨洪资源利用工程
序号 | 项目名称 | 估算投资(万元) | 新增蓄水量(万立方米) |
1 | 东尚山水库工程 | 2700 | 42 |
2 | 台依水库增容工程 | 6000 | 200 |
3 | 湾头橡胶坝工程 | 4500 | 172 |
4 | 段家橡胶坝工程 | 3000 | 23 |
5 | 河南村拦河坝工程 | 1000 | 8 |
6 | 乳山河地下水库二期工程 | 5000 | 150 |
7 | 塘坝除险加固工程 | 8000 | 175 |
8 | 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工程(井子段) | 2500 | 30 |
合计 | 32700 | 800 |
(二)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1.农村自来水标准化改造工程。近些年通过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仍有部分村存在管道老化和损坏等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投资5000万元对76个村进行供水管网改造、水源改造和安装水表。
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 | |||
改造年度 | 管网标准化改造 | 单村水源改造 | 投资(万元) |
2021 | 20 | 10 | 1500 |
2022 | 15 | 10 | 950 |
2023 | 15 | 10 | 950 |
2024 | 15 | 10 | 950 |
2025 | 11 | 10 | 650 |
合计 | 76 | 50 | 5000 |
2.原有水厂回收启动运营工程。我市现有徐家、午极、大孤山、南黄4座镇级水厂,建设后覆盖村使用意愿不强,仅有徐家水厂为国投中鲁工业园提供生产用水,其它3座水厂尚未运行。因工程多年未运行,设备及管网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启动前需进行设备调试、管网检修等,规划投资4000万元。目前已制定乳山市农村公共供水价格,积极推进水费收缴工作,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走上以水养水的良性化发展路子,为水厂启动做好铺垫。
3.南部沿海镇调水工程。分为西线乳山河地下水库调水工程和东线黄垒河地下水库调水工程,共敷设管道74km,投资2.81亿元,设计年调水量520万立方米。
乳山河地下水库调水工程:为满足乳山口、白沙滩、海阳所三个镇农业用水的需求,规划在乳山河地下水库乳山寨橡胶坝上游新建引水泵站,铺设供水管路45公里,利用现有水库工程进行调蓄,设计年调水量230万立方米,总投资16700万元
黄垒河地下水库调水工程:为满足徐家镇、南黄镇、大孤山三个镇农业用水需求,规划实施由在建的黄垒河地下水库西洋水段调水,铺设供水管路29公里,设计年调水量290万立方米,总投资11400万元。
4.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工程(远景)。为保障乳山市城区及南部沿海银滩旅游度假区生产生活用水,拟定南水北调管线走向为沿青威高速南侧通往文登,规划在凤台顶大桥所在滕河大桥处新建泵站、预留分水口,并布设2道管线分别调水至乳山市台依水库、院里水库(台依水库、院里水库作为调蓄水源),工程投资5000万元,年调水指标量1000万立方米。工程根据省级规划统一实施。
5.海水淡化工程(远景)。综合考虑沿海工业园区水资源现状及用水需求,扩大海水利用规模,投资15000万元,在海阳所镇新建海水淡化项目1处,淡化能力2万吨/日。
(三)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1.河道治理工程。结合河道采砂规划,对骨干河道进行清淤疏浚、险工段整治、生态修复,总投资40800万元,治理总长度141公里。
黄垒河险工段治理:为补齐防洪设施短板,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投资8800万元对黄垒河史家疃至巫山段、湾头至东泥沟南橡胶坝16公里河道进行清淤疏浚、险工段治理等,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乳山河险工段治理:为提高乳山河龙角山水库下游段河道防洪能力,投资12000万元对乳山河社庄至西诸往段、龙角山水库下游至社庄段、塔庄至南庄段共15公里河道进行清淤疏浚、险工段治理等,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县级以上河道治理工程:经多年运行,有的河道淤积严重,部分河道出现险工险段,需要进行综合整治,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主要建设内容:清淤疏浚、险工段治理、生态护坡、景观建设等。投资2亿元,结合美丽示范河湖建设,对午极河、刘家夼河、诸往河等19条县级以上骨干河道共110公里进行综合整治。
县级以上河道治理工程 | |||
序号 | 河流名称 | 整治长度(公里) | 投资(万元) |
1 | 赤家口河 | 1 | 182 |
2 | 夏村河 | 5 | 909 |
3 | 午极河 | 8.3 | 1509 |
4 | 徐家河 | 3 | 545 |
5 | 小清河 | 6.7 | 1218 |
6 | 垂柳河 | 3.7 | 673 |
7 | 诸往河 | 10.3 | 1873 |
8 | 正甲夼河 | 1.2 | 218 |
9 | 老清河 | 2.3 | 418 |
10 | 洋水河 | 10 | 1818 |
11 | 黄格庄河 | 3.5 | 636 |
12 | 白沙滩河 | 5 | 909 |
13 | 石城河 | 8 | 1455 |
14 | 介河 | 11.4 | 2073 |
15 | 锯河 | 8.4 | 1527 |
16 | 兰家河 | 8 | 1455 |
17 | 刘家夼河 | 6.4 | 1164 |
18 | 崖子河 | 4 | 727 |
19 | 六村屯河 | 3.8 | 691 |
合计 | 110 | 20000 |
2.小型水库和塘坝安全运行工程。为加强水库塘坝安全运行,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投资1100万元开展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提高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投资8000万元对382座塘坝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除险加固,全面完成773座塘坝除险加固目标,确保我市塘坝运行安全。
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
序号 | 建设内容 | 金额(万元) | 数量(座) |
1 | 管理房 | 600 | 60 |
2 | 安全鉴定 | 150 | 19 |
3 | 安全监测及视频监控设施 | 350 | 91 |
合计 | 1100 |
塘坝除险加固工程
乡镇 | 年度实施计划 | 合计 |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
崖子镇 | 6 | 6 | 7 | 7 | 8 | 34 |
诸往镇 | 8 | 8 | 9 | 9 | 9 | 43 |
午极镇 | 5 | 5 | 5 | 5 | 5 | 25 |
冯家镇 | 4 | 4 | 5 | 5 | 6 | 24 |
大孤山镇 | 2 | 2 | 2 | 3 | 3 | 12 |
下初镇 | 8 | 8 | 8 | 8 | 9 | 41 |
城区街道办 | 0 | 0 | 1 | 0 | 0 | 1 |
乳山口镇 | 3 | 3 | 3 | 4 | 4 | 17 |
海阳所镇 | 7 | 7 | 8 | 8 | 8 | 38 |
白沙滩镇 | 6 | 6 | 7 | 7 | 8 | 34 |
徐家镇 | 1 | 1 | 1 | 1 | 1 | 5 |
南黄镇 | 2 | 2 | 2 | 2 | 3 | 11 |
育黎镇 | 7 | 7 | 7 | 7 | 8 | 36 |
乳山寨镇 | 6 | 6 | 6 | 7 | 7 | 32 |
夏村镇 | 5 | 5 | 6 | 6 | 7 | 29 |
合计 | 70 | 70 | 77 | 79 | 86 | 382 |
3.山洪灾害防御工程。按照《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关于加强我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意见>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投资800万元实施山洪灾害预警项目,新建监测站91处;投资3000万对老庄、大龙口、万户等山洪沟进行综合治理。
山洪灾害预警设施安装明细
序号 | 项目 | 数量 |
1 | 综合监测站(雷达式水位计) | 60 |
2 | 综合监测站(气泡式水位计) | 6 |
3 | 图像监测站(4G/5G) | 25 |
合计 | 91 |
4.沿海防潮堤工程。针对我市部分海堤标准偏低,抗灾能力不足,投资1亿元实施防潮堤工程,在大乳山南侧—白沙口东岸、银滩管委—南黄浪暖口2个封闭圈内新建防潮堤,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屏障。
(四)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1.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进一步增强区域蓄水保土能力,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投资15448万元实施徐家镇黄疃、乳山寨赤家口圈塂、大孤山河东等19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有效预防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
小流域治理工程
实施年度 | 小流域名称 | 治理面积(平方公里) |
2021-2022 | 黄疃、赤家口圈塂、河东、水井、诸往河 | 56.96 |
2022-2023 | 石城、小清河、刘家夼、午极河 | 69.72 |
2023-2024 | 凤凰崖、马石山、黄格庄 | 56.02 |
2024-2025 | 湾头、西珠塂、白石河、龙角山、南北山、王家口、赵家庄 | 77.30 |
合计 | 19条 | 260 |
2.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工程(井子段)。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稳固河床,防止海水倒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和两岸农田灌溉条件,投资2500万元对夏村河下游4.9公里河道进行治理,通过新建西耿家、井子两座橡胶坝,可蓄水30万立方米,非汛期蓄水兴利,汛期坍坝行洪。
3.穿村过镇河道环境提升工程。穿村过镇小河道经多年运行,淤积严重,存在险工险段,多年以来没有进行过有效治理,投资25000万元实施45条穿村河道治理,治理长度240公里。通过综合整治,有效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防洪安全。
穿村过镇河道环境提升工程
序号 | 河流名称 | 计划投资(万元) | 治理长度(公里) |
1 | 西庄河 | 416.67 | 4 |
2 | 水道河 | 260.42 | 2.5 |
3 | 上砦河 | 937.5 | 9 |
4 | 卧泊河 | 412.5 | 3.96 |
5 | 西浪暖村西河 | 626.04 | 6.01 |
6 | 赵万河 | 541.67 | 5.2 |
7 | 南高河 | 552.08 | 5.3 |
8 | 合徐河 | 864.58 | 8.3 |
9 | 横山后河 | 1070.83 | 10.28 |
10 | 楼村河 | 781.25 | 7.5 |
11 | 管村河 | 645.83 | 6.2 |
12 | 圈港河 | 677.08 | 6.5 |
13 | 东司马庄河 | 656.25 | 6.3 |
14 | 吴家沟河 | 645.83 | 6.2 |
15 | 南口河 | 625 | 6 |
16 | 八里甸河 | 729.17 | 7 |
17 | 寺山河 | 1093.75 | 10.5 |
18 | 吴家屯村北古河 | 468.75 | 4.5 |
19 | 黄疃南河 | 364.58 | 3.5 |
20 | 东疃河 | 480.21 | 4.61 |
21 | 邵家庄河 | 333.33 | 3.2 |
22 | 海峰河 | 562.5 | 5.4 |
23 | 万口河 | 416.67 | 4 |
24 | 改造夼河 | 312.5 | 3 |
25 | 管村河 | 432.29 | 4.15 |
26 | 安夼河 | 403.13 | 3.87 |
27 | 马石店西河 | 468.75 | 4.5 |
28 | 寨中河 | 405.21 | 3.89 |
29 | 大夫营沟河 | 625 | 6 |
30 | 张格庄河 | 508.33 | 4.88 |
31 | 胡家沟村东河 | 704.17 | 6.76 |
32 | 史家河 | 468.75 | 4.5 |
33 | 康家夼河 | 364.58 | 3.5 |
34 | 西涝口河 | 416.67 | 4 |
35 | 转山头东河 | 312.5 | 3 |
36 | 绕涧河 | 496.88 | 4.77 |
37 | 孙家夼河 | 773.96 | 7.43 |
38 | 后庄河 | 625 | 6 |
39 | 湘沟河 | 500 | 4.8 |
40 | 柳家河 | 427.08 | 4.1 |
41 | 南李家河 | 625 | 6 |
42 | 鲁济河 | 312.5 | 3 |
43 | 孔万河 | 926.04 | 8.89 |
44 | 鲁家夼河 | 416.67 | 4 |
45 | 小泓河 | 312.5 | 3 |
合计 | 25000 | 240 |
4.镇村污水治理工程。投资38760万元,对360个村庄进行污水改造,到2022年完成全市50%村庄的污水治理任务,到2025年全部完成村庄的污水治理任务。
5.美丽河湖创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在巩固好无违河湖的基础上,打造美丽示范河湖,加快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水环境,逐步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目标,让河湖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美丽河湖。计划建设乳山河(下石硼段)、白沙滩河、城南河、夏村河等美丽示范河湖。 (五)提升水利水电开发能力 为提升我市水利水电开发及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考虑诸往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投资4000万元新建地下水库向诸往镇调水工程(远景),铺设管道15公里,实现地下水库与诸往镇垛疃水库互联互通。 五、“十四五”水利发展保障措施 “十四五”时期,水利建设任务重、改革难度大、管理要求高,通过加强党建引领,着力“强化十项机制”、“规范十项管理”,保障各项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加强党建引领 1.以深化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持续推动水利系统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以“水惠民生”党建工作品牌为引领,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通过探索实践形成“三聚三促五融合”的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新模式。 3.扎实推进廉洁水利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围绕实施党风廉政建设“6+N”攻坚工程的思路,从“收、批、招、管、核、付”6个方面分别配套相关制度办法,完善制度机制,形成工作的有力抓手。 4.转变作风提质增效。立足“转作风、敢担当、抓落实、有作为”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机制,鼓舞干劲,着力解决水利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精神状态、服务意识、办事效率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激发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水利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攻坚突破、落实落地,力促“水惠民生”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二)强化十项机制。 1.强化河湖长管理机制。探索“河湖湾三长合一”模式,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职能等方面,理顺市级河长办,提高河长办组织、协调能力,每年开展一次河湖“四乱”问题集中攻坚行动,清理整治生产生活建筑垃圾反弹、涉河湖建设项目等重点、难点问题,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 2.强化节约用水管理机制。加快建立节水评价机制,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农业取水许可管理;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用水工艺、技术和项目,并通过节水“五进”活动唤醒市民节水意识,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3.强化大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及标准化管理机制。按照《山东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市4座大中型水库和104座小型水库实施工程设施、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管理保障四大类25项任务。每年开展一次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集中攻坚行动,重点针对“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落实、日常巡查及维修养护、运行调度进行集中排查、集中整改,全面提升全市水库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促进工程效益持续充分发挥。 4.强化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供排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专业公司负责农村供排水工程的经营管理。建立农村自来水水质检验机制,为全面掌握全市农村自来水水质情况,定期对全市农村自来水水质取样化验。推进供水水价改革,实行水费收缴,确保供排水工程长效运行。 5.强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终端用水管理机制建立,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6.强化投融资管理机制。采取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一是采取城投育黎河治理模式,由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出资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砂资源收归国有,由市国有企业统一处置。二是制定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办法,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三是多渠道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专项债等。通过形成各类资金合力,解决水利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7.强化绩效管理机制。按照《乳山市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将本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综合衡量本单位支出绩效和履职效能,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优化资金配置,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8.强化水利队伍建设机制。以建设高素质、复合型水利人才队伍为目标,通过实行脱产学习、外出进修、对外交流、岗位培训等培养机制,实行与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等单位高效联动的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带徒、实地教学、研讨交流等培养制度,对水利新人进行“传、帮、带”,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9.强化引调水及橡胶坝工程新型管护机制。探索由各水库管理所负责工程的具体管理,聘请第三方专业管护公司对已实施的引调水及橡胶坝工程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定期巡查,定期维护,确保工程运行可靠。 10.强化水利建设项目流程管理机制。规范水利工程建设活动,进一步压实项目建设前期规划设计、招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及完工撤场等全流程工作任务,实现水利建设工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高效率推进,真正取得成效。 (三)规范十项管理 1.规范水利工程及农村区域防汛抗旱管理。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及农村区域防汛体系建设,规范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三级责任人”履职行为和“三个重点环节”工作要求,压实水库防汛物资更新、硬件设施改造、抢险队伍建设、防汛演练培训等各项工作,强化水利工程巡查管护人员考核管理,做到各类责任人从“有实”到“有能”,确保安全度汛。 2.规范水资源管理。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等制度建设为平台,以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税征收、水工程规划审批等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用水计量设施安装提升到98%以上。 3.规范水土保持监管。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一是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检测、验收监管,全面履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责;二是配合市行政审批局,及时做好全市水土保持费征缴工作;三是配合市行政审批局,依法依规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 4.规范采砂管理。按照《乳山市河道采砂规划2020-2024年)》,明确禁采区、保留区及可采区,实行采砂许可制度。 5.规范水政执法。进一步理顺水行政执法体制,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完善水利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6.规范移民管理。做好移民人口核减,确保移民直补资金发放;科学安排,做好移民项目规划编制和建设;加强移民教育培训,提高移民素质,拓宽移民就业门路;真情感化,做三峡移民“娘家人”。 7.规范水利安全生产管理。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水利行业、水利系统安全监管和监督检查,每月对在建的水利工程、下属企业、各大中型水库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8.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对纳入监管平台的项目逐一跟进落实,压实水利施工企业的工作责任,继续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建设,督促施工单位通过平台代发工资,及时预警,及时督促整改,加强项目实名制管理,落实平台各项管理规定,维护平台及项目正常有序运转。 9.规范内部控制管理。为实现规划总体目标,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10.规范行业常态化管理。加强指导各镇村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做好水利维稳、水利信用体系、扫黑除恶等常规工作,推动水利各项工作任务攻坚突破、落实落地。 乳山市水利局 2021年1月 | ||||||||||||||||||
“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统计表 | |||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投资(万元) |
1 | 雨洪资源利用 | 东尚山水库工程 | 2700 |
湾头橡胶坝工程 | 4500 | ||
段家橡胶坝工程 | 3000 | ||
河南村拦河坝工程 | 1000 | ||
台依水库增容工程 | 6000 | ||
乳山河地下水库二期工程(远景) | 5000 | ||
2 | 供水保障 | 农村自来水标准化改造工程 | 5000 |
原有水厂回收启动运营工程 | 4000 | ||
乳山河地下水库调水工程 | 16700 | ||
黄垒河地下水库调水工程 | 11400 | ||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工程(远景) | 5000 | ||
海水淡化工程(远景) | 15000 | ||
3 | 水旱灾害防御 | 黄垒河险工段治理工程 | 8800 |
乳山河险工段治理工程 | 12000 | ||
县级以上河道治理 | 20000 | ||
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 | 1100 | ||
塘坝除险加固工程 | 8000 | ||
山洪灾害防御工程 | 3800 | ||
沿海防潮堤工程 | 10000 | ||
4 | 水生态环境保护 |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 15448 |
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工程(井子段) | 2500 | ||
穿村过镇河道环境提升工程 | 25000 | ||
镇村污水治理工程 | 38760 | ||
5 | 水利水电开发 | 地下水库向诸往镇调水工程(远景) | 4000 |
合计 | 228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