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1083004367053G/2022-30391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乳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发文时间: | 2022-01-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2022年,经济开发区将继续聚焦经济发展,以高质量园区建设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以高质量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营商环境为保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片区一体化,争当全市走在前列排头兵,努力争取全省开发区排名应有位次。
一、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突破发展
牢固树立“产业为本”的观念,始终秉持“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兴则区域兴”的理念,围绕传统产业抓提升,围绕新兴产业抓突破,发展开发区主导产业,在做大、做强、做优的基础上,加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完整、互补协作的产业集群。
(一)聚类成群实现产业突破
围绕汽车零配件、食品精深加工、纺织印染三大传统产业及新能源(海上风电)、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持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新兴产业依托平台、快速发展。一方面,推动伯特利、双连制动等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膨胀扩规,走高端化、集群化、标准化发展之路。推动华信食品、金果花生等食品精深加工企业,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及面向东北亚区位优势,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整合威海纺织染整工业园及区内原有纺织服务企业,推动龙马服装、博诺制衣、兴进纤维等企业协同发展,提升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紧抓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选址乳山有利契机,举全区之力,做好明阳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服务工作。强化明阳行业引领作用,提升海上风电产业配套项目落户乳山的信心。推动佰德信新材料、龙彩新材料、爱丽德新材料、海润新材料、汉威新材料等企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市场,不断推动新产品研发,推动新材料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构建协同发展生态集群。
(二)强企成长实现快速发展
树立“大开发区”理念,统筹考虑原有园区及划转园区,对区内企业进行再梳理,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和市场前景,推动龙头企业膨胀,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做大做强单个企业规模,培育一批在威海以及胶东半岛经济圈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独角兽、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发挥好上级政策、资金引领作用,依托华信食品、伯特利汽车、龙彩新材料、佰德信新材料、金果花生、双连制动等企业,扎实开展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重点培育一批冲击新目标入库企业和后备库企业。
二、奋发进取,实现招商引资突破
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生命线”理念,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发挥全员招商活力。根据“3+2”产业基础,梳理谋划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以“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为手段,围绕重点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强化招商,加快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企业聚集。
(一)深入研究产业,确定招商重点
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以区内现有规上企业为依托,根据产业发展条件,着眼产业发展趋势,按照“一产业一图谱”的原则,梳理产业发展方向,确定招商重点,建立完善招商项目库。2022年重点推动明阳智能风电整机制造项目、伯特利副车架轻量化制造项目、大金重工风电塔筒制造项目、祺康高档印染纺织项目开工投产。
(二)广泛收集信息,锁定招商对象
紧扣产业发展“三链融合”目标,全面梳理产业链项目,本着差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系统筛选全国重点招商目标企业,锁定招商对象,实行精准招商。创新招商方式,破解招商信息收集难题。不断深化全员招商考核,建立外部招商合作关系,强化与第三方合作,以委托招商中介、律师事务所、区域能人等为抓手,强化合同约束,进一步延伸招商触角,实现招商阵地前移,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能力。
(三)瞄准重点企业,引进龙头项目
以北京、上海、深圳、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为核心,采用高密度、多频率、不断线的赴外招商方式,加大对产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招引,争取在链主型项目招引上破题。
(四)聚焦一体化发展,开展区域性定向招商
紧抓乳山被确定为“胶东五市一体化”产业承接区的有利契机,建立青岛、烟台派驻小分队,加大对青岛、烟台产业转移摸排力度,强化青岛、烟台、威海区域性定向招商,加大转移、扩规等项目跟踪对接力度,打造青烟威转移项目的核心承载区。
(五)借助优势载体,破解产业吸引力不足难题
利用好围绕省海上风电制造基地打造的有利契机,以明阳、远景两大整机制造商为链主,加大对链条项目的对接和招引。利用好威海染整工业园在胶东地区印染行业的唯一性优势,加大对高端印染、特种面料制造等产业链项目招商对接。利用好乳山口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运力及区位优势,加大对海工装备、超大件制造、港口物流等项目招引。2022年争取清泉高档包装项目、绿色动力二期、汉泰麻纺织制造、中外运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多个重点意向项目签约落地。
三、“连心帮办”,促进营商环境提升
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坚持“内外兼修”,以硬件提升促项目建设提速,以软件提升促经济发展增效。
(一)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提升,启动创业二路、惠民街道路建设工程,包括雨污管网、路灯、绿化等配套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在建工程建设,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项目、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快速建设。
(二)持续优化企业、项目服务。
一方面,强化“连心帮办”服务机制长效化,进一步培强服务团队,提升解难助困能力,提高跟踪服务效率,对于企业“急难愁盼”做到“当下回应、长效跟踪”。另一方面,持续加强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对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分类分包,建立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分包机制,进一步强化干部与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沟通。同时,落实首问负责制,厘清服务事项清单,深入推行“咨询导办、贴心帮办、全程代办”服务。推动创新制冷、花生蛋白肽、凌宇机械、汉威新材料、宏通轨道、吾星纤维三期等项目明年竣工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