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83004367205W/2022-00876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海阳所镇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2022-01-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截止日期:
乳山市海阳所镇2022年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 09:36:37
  • 文章来源:乳山市海阳所镇人民政府
  • 点击次数:

2022年,海阳所镇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市委“五化五区”发展方面和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要务,夯实基层治理,狠抓工作落实,奋发图强,全力推进海阳所镇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特色产业化带动,推动牡蛎小镇建设。

将牡蛎特色产业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着力做好补链、延链文章,打造牡蛎全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一是以牡蛎欢乐城和海阳所古城的“双城记”建设为突破点,结合古城卫所文化,以镇村、企业为主体,做好海阳所古城开发招商,加快欢乐城提档升级和要素注入,重点发展古所民宿、蛎街蚝宴、牡蛎博物馆、牡蛎交易、“牡蛎+干白”品鉴体验以及特色农产品街、吕剧演出等项目,打造集牡蛎文化展示、牡蛎美食体验、牡蛎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牡蛎小镇文旅综合体。二是以牡蛎小镇核心规划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引爆点”,加快完善牡蛎文化展示、生活服务、康养体验、产品研发、物流集散等功能板块,推进牡蛎的品质提升、品牌推广、可追溯体系建设,打造国际知名牡蛎产业强镇。三是立足牡蛎育苗育种、牧场养殖、电商运营、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利用工业园可建设用地、闲置厂房、冷风库及气调库等现用良好基础条件,围绕牡蛎等海洋产业上下游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出台全员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推动牡蛎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聚焦科学化治理,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工作总基调,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信访维稳及渔船管控等重点工作协调统筹推进。一是坚持科学精准防控,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依托大数据推送、基层摸排网络汇总,建立常态监测、风险排查、多点触发的早发现机制,进一步强化来乳返乳人员、入境人员和高风险岗位人员等闭环管理,严防死守,坚决堵住外来疫情输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提高信访维稳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接访,每天安排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主动接受群众诉求;尝试性建立信访信息系统,设置镇级民生诉求专线及搭建网上信访工作平台,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群众上访的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介入解决;同时推进重大信访问题“会战攻坚”制度,全体班子成员集中化解各类矛盾和信访积案,力争在2022年低前实现全部信访案件清零工作。三是科学管控,筑牢海上安全生产防护墙。持续推进渔船北斗设备安装工作,督导各船主务必24小时保持设备开启,确保每条船只轨迹可循、定位精准;充分发挥镇级渔船监控平台作用,定时查询船只作业轨迹,确保船只可掌控,避免船只脱管情况;加大部门联合,积极邀请海警部门对作业海域进行巡逻,绝不包庇姑息违规作业船只,全力维护渔业作业秩序安全稳定。

(三)聚焦招商引资,做好育旧纳新文章。

坚持以“企业为王、以项目为王”工作理念,围绕镇域牡蛎特色资源,立足已有产业优势,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努力在产业招商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做好闲置资产招商。利用工业园可建设用地540亩、闲置厂房2.6万平方米、冷风库及气调库7000吨,围绕牡蛎等海洋产业上下游链条,大力开展招商推介,加快推进盘活正良食品项目。二是做实企业以商招商。围绕玉龙汽配、吉利食品等镇域重点企业,摸清企业需求,找准对接目标,以产业链补链、扩链、强链为招商突破口,积极寻求对接合作,重点依托吉利食品公司加快推进河北善果板栗深加工项目签约落地,依托玉龙公司加强与天润曲轴、青岛一汽、文登黑豹等企业合作扩大市场,实现企业技改和扩规发展。同时,推进坚构机械项目复工复产,并推动水泥设备行业国检中心落户乳山。三是做强延链补链招商。以牡蛎海洋产业为核心,广泛开展延链补链招商,主要从牡蛎育种、养殖、加工、销售、文化旅游、废物利用等环节入手,争取2022年上半年引进牡蛎育苗育种项目落地。四是加快牡蛎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以北村牡蛎产业融合示范区为样板,加快推进小泓、西黄岛两村牡蛎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进度,推动牡蛎产业良性发展。实现牡蛎养殖、冲洗、加工、出售一体化运营,并积极打造集产、游、购、电商、娱乐等综合性牡蛎康养体验区。五是加快海上风电基站项目建设。在完成土地征收工作的同时,积极对接自然资源等部门完善后续手续并全力做好海陆点及基站配合建设工作,为项目实施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四)聚焦文旅发展,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依托乳山口跨海大桥建设的良好机遇,承接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辐射带动,积极打造跨海大桥旅游目的地承载区和先导区,聚焦旅游特色产业,丰富完善游、购、娱、吃、住、行等六要素,融入胶东半岛一体化经济圈,打造服务先行区和桥头堡,以国道G228和海小线为轴线,连点成线,连片成面,提升以康养旅游、民宿经济、茶叶品鉴等服务产业为主导的大乳山滨海旅游田园综合体片区。一是集中打造以茶叶为核心,配合完善房车宿营、休闲采摘、花卉盆景、海参养殖体验等功能要素的后山于家村康养旅游服务综合体;二是重点建设有机蔬菜种植、果蔬采摘、高效农业、游学体验等功能板块,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西泓赵家农业科技园;三是丰富旅游要素和功能设施,建设蔬菜木耳大棚、儿童阳光房等配套设施,打造集木耳种植加工、采摘观光、亲子乐园、民宿旅游等于一体的精品农业示范园;四是秉持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理念,建设果蔬大棚基地,打造绿色虎山飘香茶叶品牌,实现村级转型发展;五是开展以“企业+合作社”的方式,与威海园林集团合作,对传统苗圃基地改造升级,打造以梅花为主题的梅苑,建设集探花赏景、休闲娱乐、文化展览、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帽山“上梅苑”综合性旅游产业。以李家木耳为引领带动周边的薛格、杜家、芦头等村成立联合合作社,发展露天和大棚木耳产业,探索即食木耳、木耳饮品等深加工产品,延伸木耳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六是立足海阳所镇海洋资源优势和海岛特色,以海岛开发、海洋牧场、民宿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为重点,结合海岛风光和海防遗址优势,将小青岛打造成集红色旅游、休闲观光、渔家体验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的“红色印记旅游岛”;依托优美的海岛风光、独特的渔家民居,将杜家岛打造成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的“慢行休闲油画岛”;凭借保存完好的原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海钓资源,将南黄岛打造成北方最大的“激情浪漫海钓岛”。加快推动海陆结合、农渔互补、山海相连的大旅游格局,促进全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聚焦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树牢“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工作理念,全力为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镇。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完善城镇建设规划,明确城镇发展方向、目标和规模,保证城镇的合理建设及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突出滨海城镇特色风貌,实现整体协调发展。二是健全社区管理职能。利用长江社区和潮汐湖社区对海阳所镇43个小区进行科学高效民主管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做实民生工程。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实施道路交通、便民服务、供排水设施、棚户区改造、镇驻地提升等惠民工程。四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依托牡蛎欢乐城、老年大学等文艺阵地的同时,建立社区文艺队伍,以镇政府名义聘请“文艺骨干”,打造村级和社区文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书法、绘画及音乐等文艺活动,积极组织文艺团队到村、到社区进行文艺演出,实现文化到村、到社区的活动联谊局面。五是持续增加托老食堂数量和质量,提升民生保障覆盖面。在现有托老食堂基础上,根据村级实际情况,至少新增5家托老食堂,从食堂及饭菜数量、质量等工作入手,不断改善老人用餐条件,让更多人群享受发展红利,持续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