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案例简介
关 键 词: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乳山牡蛎
涉及领域: 知识产权
服务对象: 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取得成效: 目前,乳山牡蛎养殖水域面积已达到60万亩,年产量70万吨,一产产值达到5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
案例详情
近年来,乳山市围绕牡蛎全产业链条发展定位,推动产业完善、规范和提升,形成了百亿级富民产业,今年获准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全链条。研究编制了牡蛎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完善了牡蛎育种育苗、科学养殖、环境监测、精深加工、废弃处理等全产业链,构建了产业科学发展大格局。目前,乳山牡蛎养殖水域面积已达到60万亩,年产量70万吨,一产产值达到5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是规范引领促产业科学发展。将牡蛎养殖管理与海岸带治理统筹规划、同步推进,投资逾3亿元,布局了2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处养殖安置区,建设清洗、养殖、加工、生产等功能分区,改变了传统养殖分散、生产秩序混乱的突出问题,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三是建立科研平台实现产值最大化。与中科院、水科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合作建设了乳山牡蛎研究院、三倍体牡蛎苗种研发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投资16亿元建设深远海育苗育种基地,成功培育海大1号、海大2号、三倍体等新品种,破解季节性上市瓶颈,实现四季常肥。在精深加工领域,开发牡蛎精华素、牡蛎肽等45个系列,年产值达10亿元。
四是构建标准强化品牌质量建设。通过建立环保准入、养殖规范、产品分级、可追溯防伪等标准,切实提牡蛎品质。目前已在全市10万亩海域推广,累计向634户养殖销售主体开展各类标准宣贯培训,牡蛎价格大幅提高。严格规范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管理,建立了“有进有出”的地理标志商标使用动态管理机制,今年共向国家局提报30家企业牡蛎地标授权申请,规范乳山牡蛎地标授权工作。
五是严格执法监管,保护牡蛎品牌价值。强化“乳山牡蛎”区域品牌的保护执法力度,开展常态化监管执法和品牌保护行动,累计向3000余个电商平台、生鲜连锁商超和全国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发送函告信,对40余家销售单位开展执法检查,将500余个养殖主体和200余个销售主体纳入协会管理,全市牡蛎市场运营平稳有序。
附件:一图读懂--乳山牡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