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等,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中国古代以薏苡仁作为贡品,专供皇宫贵族享用,被誉为“薏苡明珠”;在国外薏苡仁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今天,薏米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又是常用的中药。
《神农本草经》中将薏米列为上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中言:“薏苡仁,补脾肺,通行水……治水肿湿痹……泄痢热淋。益土所以生金,故补肺清热……薏苡去湿要药,令人能食……力和缓,用之须倍于他药,炒熟微研。”
中医认为,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泄泻带下等。生薏米味淡,利水渗湿之力大,可祛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而薏苡仁炒黄后能缓其寒凉之性,同时气味焦香,理气健脾的作用明显增强。
现代研究表明,薏苡仁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多种氨基酸、苡酯素、三萜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堪称谷类食品之首。夏天用薏米煮粥或制作薏米冷饮,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补剂;冬天用薏米炖煮肉类食材,又是一种滋补佳肴。
药理研究表明,薏米的主要作用是:①预防和治疗血液高黏滞状态,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病毒,延缓衰老;②可抑制骨骼肌的收缩,减少肌肉挛缩,同时镇静、镇痛及解热,对风湿痹痛有较好效果;③抑制糖原的分解和促进糖异生,可用于多种类型的糖尿病,且毒副作用少,是极具开发前景的降糖药物;④多途径抗肿瘤;⑤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
薏仁性偏寒,所以虚寒体质的人群不适宜长期服用。孕妇及正值经期的女性也应避免食用。薏米所含的糖类黏性较高,吃太多会妨碍消化,一定注意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