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快办”市场监管系列】乳山:推广应用“山东食链”系统 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工作
  • 发布日期:2022-06-13 15:09:04
  • 文章来源: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点击次数:

案例简介

关 键 词:食品安全、食品追溯、山东食链

涉及领域:市场监管

服务对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取得成效:“山东食链”启用至今一个月内,累计已经注册激活的食品流通企业957家。“山东食链”以推进信息化追溯为方向,以落实企业追溯管理主体责任为基础,加快建设覆盖全市先进实用的食品信息化追溯体系,促进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加强风险防控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案例详情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法律法规规定要求,乳山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广应用山东省食用农产品和食品信息化追溯平台(以下简称“山东食链”),进一步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货查验记录全程信息化、食品安全追溯链条清晰化,实现食品信息“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库存可查、召回可回”。

1.分层推进应用。一是注册激活阶段,组织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部在“山东食链”中完成用户注册激活并开始上链使用。二是重点推广阶段,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及其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酒类、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10类的生产经营企业,全部使用“山东食链”上传食品信息,先行实现信息化全程追溯。三是全面应用阶段,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产销数据、农产品批发市场入场销售者进货报备数据归集到“山东食链”,有包装的食用农产品、食品实现全程信息化追溯。

2.加强宣传推广。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发布通告、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宣传食品信息化追溯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让企业和业户明白信息化追溯的法律规定和应用“山东食链”的法律依据,了解一次录入全程使用,可以减轻手工记录的繁琐,而且准确上传数据可以视为履行了出厂检验、进货查验等法定义务“山东食链”的价值所在。

3.做好应用培训。市场监管局对纳入追溯的10大类食品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排摸,全面掌握底数,以单位形成台账,培训和推广应用。组织各监管所骨干业务人员开展应用培训,监管所业务人员负责对各生产流通企业的培训,确保各生产流通企业熟练掌握和使用“山东食链”系统,保证全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单位在“山东食链”上注册激活账号并正常上链使用。

4.加强应用管理。对于企业自建的信息化追溯系统,已实现信息化追溯的,将企业名单要登记造册,由各业务处协调对接方式上传有关数据;对没有建立追溯系统的,指导企业使用“山东食链”进行追溯管理。建立“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市局和监管所要分工到人,指导“山东食链”的应用。

5.督促落实追溯责任。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宣传,督促企业依法建立追溯体系,认真落实追溯主体责任。确保按照要求向“山东食链”准确、完整上传有关食品安全追溯信息,保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效运行。各监管所通过省局一体化平台将本辖区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认领到监管所名下;对于没有认领的主体,市局根据企业所在辖区,完成企业分配,对生产经营异常的业户做好标记。

6.加强监督检查。各监管所将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以及上链信息完整、真实情况,作为日常检查的重点,一经查实,依照《食品安全法》第126条、《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7条进行处罚,从而推动企业和业户使用“山东食链”,准确、完整、及时上传相关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

在部署开展6项重点工作的基础上,乳山还从以下3个方面系统推进了“山东食链”在全市的应用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山东食链”推广应用,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的一项重点任务,乳山已列入当地政府和食安委的年度重点工作,乳山市场监管局保证每周调度,解决困难问题,排定工期、挂图作战。同时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构,制定详细推进方案,明确人员职责、具体措施、行动安排和进度表,确保“山东食链”应用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调度通报。建立月度通报制度,乳山市场监管局通过“山东食链”监管端调度各企业和业户上链情况,统计有关数据,每日通报“山东食链”推广应用情况。建立季度抽查制度,每季度对“山东食链”上链企业和业户开展抽查,重点检查企业和业户是否及时上链、上传数据是否完整、准确。

三是开展评价考核。推广应用“山东食链”已被列入2022年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乳山市市场监管局已建立相应工作评价机制,构建传导有力的责任链,确保“山东食链”应用任务有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