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9号代表建议(关于促进乳山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日期:2022-07-14 14:47:24
  • 文章来源:乳山市农业农村局
  • 点击次数:

徐忠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乳山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通过努力,先后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国家级以项目制拓展农村改革试验任务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情况

一是特色化种植。坚持政策聚焦、产业聚焦、区域聚焦,着力推动威海确定重点培植的白沙滩滨海田园、台依湖酒庄酒三产融合、胶东乳娘山里老家示范文旅、黄垒河现代种业4个样板片区建设,实现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全链条发展、多维度推进。

 

以4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企业、1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7家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主体为核心,以70家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纽带,以22家家庭农场示范场为基础,突出差异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8万亩,形成了28万亩花生、23万亩苹果、1.7万亩茶叶、5万亩大姜、5万亩甘薯、1.1万亩蓝莓、1.2万亩葡萄、1万亩草莓、0.8万亩蔬菜、0.5万亩中药材“十大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全市300亩以上特色农业园区93处。

二是智慧化融合。争取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等项目,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投资3105万元,获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重点发展葡萄、蓝莓产业种植与加工,激活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投资1.214亿元,获省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依托华隆食品实施2000亩优质花生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及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项目和花生车间深加工数字化提升改造项目;金果食品实施花生蛋白及花生油提取研发中试建设项目;华隆生物科技实施数字化牡蛎肽中试生产线建设项目;华信食品新建混养示范基地4000亩。建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项目。投资1219万元,获省级奖补资金500万元,重点发展牡蛎、蓝莓、草莓和种养循环产业,依托威海艾格生物发展有限公司、乳山市百星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威海胶东伯瑞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乳山市南黄富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威海松辉园艺有限公司和威海广源红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快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示范,引导区域农业产业向绿色化发展。

三是品牌化提升。大力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农产品品牌矩阵。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8个、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6个、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乳山绿茶、乳山大姜、乳山蓝莓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乳山大花生、乳山大姜、乳山牡蛎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海阳所镇(牡蛎)、大孤山镇(大姜)、崖子镇(苹果)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海阳所镇李家村、南黄镇院后村等25个村入选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组织金果食品、吉利食品等40余家企业参加各级展销会20余次,提升了乳山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四是链条化发展。实施“全产业链”战略,横向补齐短板,纵向延伸链条,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条。花生产业:加快实施省级花生制(繁)种能力提升项目,推动华隆种业转型升级。开展花生期货车(船)板交割业务,增强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综合能力。苹果产业:依托山东兴业源,扩建水果智能分拣包装加工厂线,提高果品初加工精致度和生产效率,抓牢沃尔玛、家乐福、苏宁易购等大型商超资源。依托崖子镇现有果品交易市场,建立果品收购、预冷、分选、仓储、批发集散地。依托中鲁果汁,润兴康鸿、恒泰食品,建设NFC混合果汁无菌冷灌装饮料生产线,生产PET瓶包装的混合果汁。茶产业:发挥茶叶协会的行业优势,推动13家茶企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在茶园运营管理、茶叶深加工、电商销售等环节与国内知名茶企及科研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全力打响乳山茶叶品牌。大姜产业:以易初紫金和天祥农业为引领,扩大全市设施大姜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以吉利食品为引领,年产糖水姜、结晶姜及其他系列姜制品等2400多吨,盐水姜和寿司姜5000多吨,鲜姜10000吨。加快推进农发集团大姜仓储出口加工项目建设,规划仓储区、包装区、交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形成大姜交易集散地,助力“大姜产业”做大做强。蓝莓产业:深加工企业有润兴康鸿、恒泰食品、大拇指食品等企业,主要生产NFC非浓缩还原蓝莓汁、蓝莓饮料、蓝莓酒、蓝莓干、蓝莓酱等产品。葡萄产业:台依湖集团已发展7000亩国际化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年产销葡萄酒600吨,是一家集葡萄种植与酿造、度假与旅游、葡萄酒文化推广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聚焦乳山市“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条,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发展格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55.19万亩、总产量22.37万吨,肉蛋奶产量1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3万吨,蔬菜产量41万吨。坚持优品类、提品质、打品牌,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坚持绿色食品产业标准,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突出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模式,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信息互联互通,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

(二)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补助项目,围绕牡蛎、大姜、茶叶等特色产业提高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加工能力,集中资源、集中投入、集中帮扶,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龙头企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市外大型展会,利用全国各类展会搭建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产销合作,着力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链主”企业,强化产前、产中、产后衔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立足特色产业布局农产品加工产能,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增值增效链条,实现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挥联合体“接一产”“连三产”作用,形成一批规模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

(三)强化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聚焦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优质农产品产区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农产品品牌经营、形成规模效应,创新营销模式、扩营规模,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和“现代农业强县”,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多载体、多层次、多渠道营销网络体系,发展具有乳山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依托2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拓展农业多功能,通过“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的举办,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融合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提出建议!衷心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乳山农业农村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