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帅、王涛、郑永敏、李晓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姜品小镇建设,提升乳山大姜知名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乳山市大姜产业发展现状
乳山市地处胶东半岛东端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气候环境因素,使乳山所产的大姜比山东西部乃至全国内陆其他地区生产的大姜在品质上大有不同,形成特有的“姜体肥胖,皮薄块大,色泽黄亮,筋少肉脆,姜味浓郁,没有污染,粗纤维含量低”等特点。近年来,乳山大姜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依托市大姜生产技术协会加快产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全市大姜单产由上世纪末的3000公斤提高到6000公斤,亩产翻了一番,全市大姜种植面积5万亩,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19.5亿元。使乳山大姜种植区域由原来的3个镇40个村,发展到现在的14个镇220多个村,形成了具有乳山特色的多个“大姜种植专业村”。
一是标准化种植,打造绿色高品质大姜。乳山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区域化管理,指导姜农科学施肥用药,尤其在全国率先杜绝使用高毒农药,切实保障了农产品品质,先后承担了“国家出口大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万亩出口大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推广示范面积达到2万多亩。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上,乳山实施对姜种、农药、化肥等物资一个闸门管理,做到“六统一、两坚持”:即“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统一收获”;坚持农药化肥进货审批备案制,实现农资市场准入、经营、使用全程监管,坚持农业化学投入品直供配送和责任追溯,堵住了农残源头,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作法,更加保障了乳山大姜的良好品质。
二是品牌化培育,扩大品牌影响力。为进一步扩大“乳山大姜”品牌优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乳山大姜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有效实施了“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在多个超市开设大姜销售专柜,提高了乳山大姜知名度和美誉度。市供销社和大姜协会还鼓励600多名姜农争当经纪人、组团成立20多个专业合作社,推动“乳山大姜”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近年来,乳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产业政策,立足区域发展规划,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奖励政策,通过产业化形式,不断壮大企业龙头,扩大出口基地,使全市大姜产品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2010年,“乳山大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获批,2011年开始,在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上,“乳山大姜”地理标志商标每年进入全国农产品品牌百强行列,2014年品牌价值达到13.44亿元,2022年“乳山大姜”获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是产业化推广,推动项目落地投产。引进成立的威海吉利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姜糖、姜丝、姜罐头、寿司姜及鲜姜,全部出口欧美、中东市场,年出口量15000多吨,既增加了姜农的收入,也拓宽了大姜的销售渠道。由于乳山特有的气候因素、地理环境、农业生产安全控制等严格有效举措,使乳山大姜无论在品质、还是在卖价上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国内许多企业、经销商慕名而来收购乳山大姜,使乳山大姜成了农民手中的“香饽饽”和“发家宝”。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加工能力。一是积极培育大姜行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充分发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培育从事大姜生产、加工、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提升大姜产业加工能力。继续围绕大姜等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加工补助政策,对年度设备投入50万元以上按照不高于20%的标准进行补助,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围绕我市苹果、西洋参、无花果、大姜等特色农产品,依托威海吉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动大姜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建立大姜交易市场。乳山市育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宏利置业有限公司、乳山市鸿福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6000万元实施乳山市大姜仓储出口加工项目,新建2000吨大姜保鲜仓储库,建立一处大姜交易市场,实现乳山大姜的就地就近仓储,不断拓宽姜农的销路。二是实施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等中央扶持项目,提升农产品初加工能力,对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年新建设的大姜仓储保鲜设施的,按照不超过建设设施总造价的30%进行补贴。三是促进产销对接。组织我市知名农产品品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部分镇村与家家悦集团等线下销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品牌优势。一是加紧制定乳山大姜种植技术规程,同时加大技术指导,行业协会、企业、合作社等全面参与,按标准要求等组织生产,全面保证大姜品质。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从源头杜绝禁限用农药、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我市;同时结合出口要求,积极推广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指导大姜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标准化生产档案,实现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三是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参与等措施,探索构建“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创模式,通过大姜交易市场,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突破口,大姜交易市场分别与村级合作社、姜农签订合作协议,一方面解决姜农卖姜难题,一方面解决村集体增收问题,形成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共同推进乳山大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强乳山大姜品牌保护,规范乳山大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授权和使用,建立防伪标签追溯体系。同时开展乳山大姜农业农村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品牌知名度。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今后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