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实行测绘成果共享,直接调取土地测绘成果、房屋预测绘成果、房屋测绘成果。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乳山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多测合一”,探索建立“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监管体系”全生命周期测绘管理服务新模式,避免了重复测绘、多头测绘,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按下了“加速键”,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威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办法的通知》(威自然资发〔2021〕53号)和《威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实施细则的通知》(威自然资字〔2020〕79号)文件要求,乳山市自然资源与行政审批、住建、大数据等部门立足本职密切配合,逐步推动实现了测绘成果线上核验、信息共享、一测多用等新型服务模式。
(一)整合事项、统一标准,项目企业省心省力。工程建设项目自最初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到最后的竣工验收,具有时间跨度长,审批、核实、验收环节多,各环节测绘关注点不同、测绘目的不同等特点。改革前,乳山市工程建设项目存在测绘事项繁多、坐标参照不统一、成果标准不一致等问题,一个项目由不同测绘单位分别开展专项测绘,不同部门分开审核验收,甚至存在同一标的物重复测量、同类项目材料反复提交、周期长、次数多、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破解以上问题,乳山市依据威海市出台的“多测合一”相关文件精神,对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测绘事项进行了梳理整合,将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及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把每个阶段的测绘事项分别整合为一个测绘服务,对每个测绘服务的测量内容、测算规范和成果标准做了统一规定,要求一个测绘服务成果能够满足多个部门的审批业务需求,有关部门一网通办“联合验收”。
实施改革后,乳山市工程建设项目测绘事项由15个压缩为3个,项目单位只需要委托1家测绘服务机构,进场测绘3次就可以取得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测绘成果,且能满足所有监管部门的审批业务需要,测绘次数仅为原来的1/3、测绘审批材料压减了近2/3。
(二)统一平台、线上办公,审批流程提效增速。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开展离不开统一的管理服务平台载体支撑。“多测合一”改革前,各部门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成果审核时,项目单位和测绘单位经常是带着U盘、光盘,甚至是抱着纸质材料在部门间来回跑,遇到成果需要修改更是要反复跑。
为了破解以上问题,乳山市充分利用“多测合一”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和网上中介超市,实现在线发布项目公告、在线选择中介服务、在线查询审批进度、在线成果审查反馈和在线服务信用评价。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可以通过平台根据“多测合一”项目规模、技术要求等条件,查看测绘服务机构的测绘资质等级、业务范围、技术能力和信用情况等信息,采取直接选取或招投标方式确定测绘服务机构。
测绘机构提交测绘成果后,平台自动推送给规划、住建、不动产登记等相应部门进行在线审查,各部门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查,并一次性向测绘服务机构反馈结果和修改意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多测合一”管理服务平台的建立细化了各测绘事项审查及内部流转的子流程,实现了各涉审部门的审查意见全过程管理留痕,测绘单位和成果应用部门可以线上查询审查进展,及时掌握测绘业务办理进度。
项目单位和测绘单位办理各项业务不再受时空限制,通过“多测合一”管理服务平台,足不出户便可在线完成,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平台中的服务信用评价功能也对测绘单位和政府部门做出了监督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绘成果质量,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乳山市“多测合一”服务新模式变“企业跑”为“数据跑”,促进了作风转变,提升了机关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测绘服务时限缩短50%以上,测绘成本降低20%以上,成为乳山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截至目前,乳山市已完成在平台备案的测绘服务机构34家、成果审查18项、项目录入21项。
威海乳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与12家测绘中介机构通过专线连接。测绘机构通过专网及时将符合质量要求的测绘成果推送给不动产登记中心,确保不动产信息数据库的及时更新,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
同时,对于不动产界址未发生变化的,乳山市不要求重复测绘,重复提交宗地图、房产分户图等测绘成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乳山市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办理权属边界未发生变化的登记申请时,不得要求重复测绘,重复提交测绘成果;乳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了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包含房产测绘图、宗地图等测绘成果。在权属边界未发生变化而申请登记时,申请人不必重复提交即可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