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83004367045M/2023-00384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文时间: 2023-01-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截止日期:
乳山市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 15:43:47
  • 文章来源:乳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 点击次数:

2023年,市发改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重点事项,推动工作力度再加大、进度再加快、质效再提升,力争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乳山基地建设。围绕明阳智能和远景能源两家整机制造龙头的虹吸效应,通过“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吸引更多的产业项目落地乳山,着力推动明阳智能、远景能源、江苏海力等龙头企业实现满产达效,中天科技、上玻院、中车同力等海上风电装备核心零部件项目竣工达产,洛阳新强联、湖南创一、阳光电源、南高齿等重点意向项目实现签约落地。充分发挥国家电投、国华风场开发主体地位,全力推动半岛南150万千瓦U场址项目建设,确保2023年底前全容量并网。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规上服务业企业升规纳统工作,特别是针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等暂无规上企业的现代服务业行业,按照企业分类培育高质量纳统工作机制,加强企业信息共享,进一步充实升规纳统企业“种子”库和“准四上”库,推动达到标准、符合纳统要求的企业应纳尽纳、应统尽统,力争年内完成规上服务业纳统企业4家,不断扩充规上服务业经济总量。三是继续实施企业冲击新目标。实施企业冲击新目标三年行动(2022—2024年),进一步完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促进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带动中小企业对标发展,实时掌握27家入库企业经济运行数据,在落实上级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强化奖励政策宣传引导和精准推送,加快推动冲击新目标企业做大做强。

(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是持续推进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关停整合。在保证电力、热力供应前提下,2023年底前关停热电公司1台抽凝机组,力争2024年完成2台总容量1.2万千瓦抽凝机组关停工作。二是有序推进“两高”企业能效改造提升工作。聚焦16家铸造行业企业、2家水泥行业企业、1家煤电行业企业,1家氮肥、磷肥行业企业,通过改造设备、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开展能效改造提升工作,力争2025年全市“两高”行业企业能效水平显著提升。三是做好能耗“双控”和煤炭压减工作。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研究制定《乳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根据威海市下达指标,出台《乳山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方案》(2023-2025年)、《乳山市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明确2023-202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幅度及煤炭压减量,确保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5.5%以上。

(三)推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一是全力以赴提速项目建设。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集中优势资源保障新引进和新开工项目有序实施,加快化解项目制约因素,全力做好项目立项、土地、环评、能耗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按期有序推进。加快推进莱荣高铁项目建设,2023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无砟轨道铺设、乳山南站站房工程以及站前广场建设,确保年底正式通车。二是积极争取省级重点项目。加大与上对接力度,持续跟进总投资352.54亿元的21个省级重点储备项目,加快手续办理,力争10个项目挤进省级重点项目大盘子。三是持续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我市风电产业项目陆续开工,2023年度计划投资拉动67.8亿元,引入海阳核能供暖项目、市政道路及管网改造工程等项目,预计投资拉动20.55亿元,力争2023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纳统达到210亿元左右。

(四)推动创新服务不断优化。一是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指导华信食品、力久电机对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要求积极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争取实现国家级创新平台零突破。指导伯特利汽车、力久特种电机、汉泰大麻等企业积极申报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获批省级平台2家,市级平台4家。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培育。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指导力久电机涉海电机项目积极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加强与高校院所人才团队对接合作,力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实现突破。以风电产业为突破口,以海上风电整机研发与制造为引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走进来、留下来”,让风电成为我市招才引智的一扇窗口。三是强化金融创新服务。持续打好金融惠企政策组合拳,做好涉企服务工作,创新宣传形式,整合政策、产品和需求,充分利用“金融辅导员”“金融管家”行动实现需求-资源有效对接,结合区域特色产业,推动定制金融产品研发,扩大整体信贷投放。用好用活中小微企业增信基金、科技支行、知识产权质押等各类金融惠企政策,争取2023年开展科技支行业务达8000万元,开展牡蛎保险3万亩。加快推进乳山市新能源产业基金进程,完成基金募集10亿元。

(五)推动扶持政策落实落地。一是积极储备发行政府专项债。抢抓国家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重大机遇,建立专项债工作机制,认真研究扶持领域和重点,找准政策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持续推进53个储备项目手续办理,力争更多的项目获得专项债扶持,年内获批专项债券资金15亿元左右。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持续开展新旧动能转换各项工作,新增5个项目列入威海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力争2个项目获批2023年威海市级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资金200万元。提前谋划2023年威海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工作,重点围绕工业设计、物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深入镇区精准对接,梳理一批优质项目纳入储备库。协助做好2023年度粮食进口配额申报工作。协助有需求企业申报粮食进口配额,年内完成6000吨以上,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未使用的数量及时退回及再分配。三是做好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项目申报工作。继续筛选报送管理运作规范、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重大涉农产业项目,做好第五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入库申报工作,推动更多重大涉农项目获得政策性金融贷款支持。

(六)推动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一是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确保完成5500吨地方储备粮轮换任务,抓好4.2万吨地方储备粮管理,投资建设2.6万吨标准化粮仓,集中储存地方储备粮,确保储粮安全。二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粮食、油气长输管道、电力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力做好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保供工作。三是加强价格领域政策落实。根据国家、省和威海市的政策调整,及时转发或出台乳山市相关政策,做好价格政策调整工作,依法依规做好价格认证。四是继续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开展“无非社区(村居)”创建,强化全领域风险监测预警,盯住重点案件排查处置进展,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杜绝重大原发性非法集资案件发生。严格落实信访信息报告和预警机制,做好重要节点的稳控工作,确保信访人在重要节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