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体能与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合发起了“‘食’刻守护‘育’见未来”食育中国行活动(2023-2025年)等纲领性文件精神,开展以“食育中国行走进乳山"形式,围绕食育进校园的工作重点开展营养社区创建工作,以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市营养社区试点创建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作为“‘食’刻守护‘育’见未来”食育中国行活动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将营养融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针对中小学校开展营养诊断、培训、宣传促进和评估等工作。
2.通过食育进校园活动,探索出可推广的学校食育工作方案,形成适合我市实际的营养教育和促进模式。
3.本项目预定于11月15日前完成上述工作目标。
二、试点学校
打造食育示范校。至少选取2所学校作为食育示范校试点单位,开展全方位的食育工作,打造示范样板。
三、营养社区工作内容
(一)进行营养诊断,确定主要问题和干预策略。
开展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摸底调查以及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对学生现有的健康数据进行整合,全面评价膳食结构、营养知识水平、营养不良(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超重肥胖)以及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特点,确定学生主要营养问题和重点目标人群,明确包括食育进校园在内的主要营养健康干预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开展综合措施,推动食育落地。
1.出台营养社区建设相关文件,加强组织领导,设立领导小组(附件2),并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经费保障,支持全市食育进校园活动,为食育进校园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组建食育师资队伍,提升教师食育技能。组织教师、校医、基层医护、疾控以及营养指导员等营养和教育等相关专业人员,建立食育专家队伍(附件3),指导食育工作开展。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联动,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教师食育培训,积极探索学校食育师资队伍培养模式,为常态化开展针对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食育活动提供师资队伍。
3.因地制宜编制食育资料库。根据学生主要营养健康问题以及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需求,结合当地食物资源和饮食习惯,组织制作适合学生的食育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课件、教案、教
具、海报、折页、读物等。
4. 开展食育进校园活动。根据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等相关要求,在中小学校开展多形式的食育活动,营造浓厚的营养健康氛围,不断加强“食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深度融合。
(1)开发食育课程,结合示范学校自身文化建设与特点,制定适合不同年龄层次、适合当地实际生活情况的学生食育课程目标和内容,并按照食育计划有序开展相应的食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同伴教育、学校大讲堂、家校联动、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深入了解,并在日常教学和各种活动中渗透食育理念,使食育全面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
(2)积极打造食育空间。包括但不限于设立食育小屋、食育活动室。摆放营养宣传工具,如膳食宝塔挂图、儿童年龄别体重挂图、宣传海报等科普材料以及体重计、控油壶、限盐勺、儿童身高体重转盘等资料,并向学生开放,确保活动空间的高效利用。活动场所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维护、辅助测量。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厨房等互动空间,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丰富学生对食物的体验,启发学生对食材认知、食物种植、食材选择、食材制作烹饪的兴趣。
(3)设置食育宣传固定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线上、线下各类平台以专题形式开展食育宣传工作。利用学校设置固定宣传栏、橱窗、板报等营养宣传窗口,开展营养健康知识宣传,并定期更换。通过张贴、摆放、悬挂营养健康横幅、张贴画等,发放宣传材料,营造营养氛围。
(4)基于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将学校食堂作为学校食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通过食堂小帮手、食物浪费监督员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营养健康食堂的建设工作当中,掌握食品安全、合理膳食和营养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
(5)通过小手拉大手、家长信、线上平台、家长讲座等形式,将食育工作延伸到家庭,提升家庭营养健康素养。
5. 在全社会营造食育进校园支持性环境,形成家-校-社会联动的食育局面。积极策划,将食育工作在全市进行推广,提升社会各界对食育工作意义和重要性的理解与认知。要发挥当地主流媒体、重要平台对食育进行公益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主动策划大型食育活动。适时开展食育课程展示活动、健康膳食大赛、食育作品(书法、绘画等)征集比赛等,通过各种活动,实现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等不同层面的联动,强化食育教育在校内与校外的作用及影响。
6.加强营养工作队伍建设和能力培训,由乳山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负责试点工作。定期为试点学校提供营养技术指导和培训。
(三)开展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采用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体格测量等办法,对创建过程、取得的效果、创建经验和成果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评估和总结,撰写评估报告。评估包括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1. 过程评估。将试点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能力建设、资源整合等各方面采取的保障措施作为过程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
2. 效果评估。通过食育进校园试点创建,确保学生营养核心知识掌握率逐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率逐步升高,最终力争达到试点学生贫血率、生长迟缓率逐年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减缓。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设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乳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科,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评估。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主动将示范创建纳入政府推动的创建活动中,支持全市食育进校园活动。
(二)经费保障。
确保专款专用,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三)能力建设。
加强营养工作队伍建设和能力培训,由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负责试点工作。定期为辖区学校提供营养技术指导和培训。
(四)资源整合。
营养社区示范创建可与其他领域的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有效利用各方人财物资源,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主动将示范创建纳入政府推动的创建活动中。
五、督导与考核
(一)营养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方案和考核标准,组织对营养社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
(二)乳山市疾控中心对营养社区(学校)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