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今年以来,威海市生态环境局乳山分局围绕优化环评工作持续发力,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加强环评制度衔接联动,不断释放“放管服”改革效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要求,坚持依法依规审批,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法定规划要求,不符合法律法规的项目环评一律不予审批,强化法律“硬约束”。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为指导,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重点关注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设施、主要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有效性,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决严守环境风险防范底线,严格审核环境风险评价内容,避免出现遗漏主要风险源或环境保护目标、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二是加强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分类明确各类型项目环评审批重点,提高审批效率,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对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点关注环评文件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有效可靠,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工作,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结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等技术文件,在环评文件及批复中明确排污许可相关工作。对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要优先避让环境敏感区,重点关注对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区域以及各类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和对策措施。截至目前,审批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6个、环境影响报告表41个,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84个。
三是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已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和煤炭矿区、港口、航运、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包含的建设项目,在规划期内,项目环评可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可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现状环境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内容。积极督促辖区内产业园区完成年度跟踪监测报告,乳山经济开发区、威海染整纺织工业园、乳山市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园、乳山市下初镇恒邦化工建材园均已完成年度跟踪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使用,助推项目早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