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木板年画兴起于清代,清代晚期及民国初达到鼎盛期。乳山木板年画体裁广泛,用色鲜艳,线条粗犷,简练流畅,风格淳朴,本土气息深厚。其中年画灶神、天地神、财神等作品,揭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对节日的祈盼。
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乳山市白沙滩镇王家口村于万堪自潍坊杨家埠学成雕板手艺后回乡创立了东方年画店,道光十八年(1838年),于万堪将画店及手艺传子于仁卓;同治九年(1870年),于仁卓将画作传子于义兰;宣统三年(1911年),又传于礼滕,于礼滕后将东方画店传子于智方。文革期间,几代人传下来的珍贵雕板全部毁于三天三夜的大火中。后经同乡潘周走街串巷,虚心向老艺人求教,学习乳山木板年画,整理抢救挖掘乳山木板年画,使这一门古老传统手工艺术得以复活和发展。2017年12月,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五批乳山市级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