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1083MB28626244/2023-00238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乳山市自然资源局 | 发文时间: | 2023-02-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新的一年,市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以“钉钉子”精神,全面落实各项任务,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聚焦长远发展,全面加强谋划引领
一是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乳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继续做好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设,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设、管理全业务各环节工作开展,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监测评估预警提供信息化支撑。三是继续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提供法定依据。四是按照规划技术规范及规划设计条件,继续做好规划方案审查审批工作,并积极筹备技术小组审查会议,确保规划方案及时按程序完成审查审批。五是继续做好全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监督检查及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工作,确保规划设计方案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六是继续做好各类市政道路、管线、绿化等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确保规划方案及时按程序完成审查审批,助力我市城市管网配套建设日趋完善。
(二)聚焦节约集约,不断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一是争创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不断提升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使我市土地、矿产利用水平和效益明显提升。二是争创日常变更试点县,结合我市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卫片执法、林地调查等日常工作,及时开展日常变更调查、更新地类。日常变更调查结果经省级核查通过后,可由省自然资源厅报自然资源部开展国家级核查,争取早日在指标交易、建设用地报批等工作中应用。三是持续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挖潜试点工作,待省自然资源厅明确具体政策后,将联合相关部门成立试点工作小组,进一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挖潜试点工作,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四是推进完善“田长制”工作,加强与财政部门对接沟通,申请落实“田长制”工作经费,待“三区三线”最终划定成果下发后,按照统一标准组织编绘各镇村的“田长制”公示牌内容,公开各镇村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确保基层田长日常巡田能有效开展。五是开展镇街耕地“进出平衡”需求调查,在合理测算耕地“进出平衡”供需数量的基础上,按照“以进定出、先进后出”的原则,科学核定全市耕地“进出平衡”规模、布局以及时序安排,编制《乳山市耕地年度“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六是完成项目入库工作。完善白沙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的部系统填报,继续推进村庄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对威海市乳山市午极镇2021年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镇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完成省里填报系统。推进白沙滩镇土地整治项目和乳山口镇、海阳所镇土地整治项目2023年3月份完成入库工作。七是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由山东高速投资实施下初镇、冯家镇、乳山寨镇、诸往镇等4个镇的土地整治项目,由乳山市金岭自然资源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投资实施大孤山镇、育黎镇等6个镇的土地整治项目,预计2023年1月开始施工,预计产生新增耕地5万余亩。八是加大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力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突破,把准历史遗留问题的命脉,加强与企业及各镇街、开发区沟通交流,形成财政、自然资源、镇区多部门协调配合的新机制。九是开展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和镇街积极对接,充分了解闲置土地产生的历史原因,针对每一宗土地根据项目投资情况、建设情况等拟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意见,进一步完善处置方案,报市政府开展联合会审。十是立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民生需求,在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基础上,保障好新一轮“战略性找矿”行动,统筹推进5处饰面花岗岩矿山、2处建筑用花岗岩矿山投放,创新绿色矿山建设“承诺制”,统筹推进矿产资源“两统一”职责,进一步提升我市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
(三)聚焦绿色理念,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林长制工作。组织开展林长制专题宣传活动,在镇村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普法宣传,制定民间林长的评价奖励措施,逐级压实镇级、村级林长责任,共同保护好森林资源。二是根据威海市林业局下达的指标,继续完成森林抚育、绿化带管护和林业造林工作。三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对防控重点地区开展松材线虫病飞机施药防治工作。四是根据国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安排,等待《乳山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报告》通过国家批复后,开展勘界立标和整合优化工作。五是开展野外可燃物清理,按照“四清”工作标准,在防火期来临之前,对林区范围内墓地杂草和林下可燃物进行彻底清理,实施更严格的火源管控和林业有害生物检验检疫。六是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进行防火宣讲、播放防火音频、张贴防火标语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森林防火宣传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公共场所,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形成全民防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