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教育和体育系统学校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
  • 发布日期:2023-02-06 15:14:48
  • 文章来源:乳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 点击次数:

根据《乳山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市教育和体育局结合实际,制定了《乳山市教育和体育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从2020年6月开始,分四个阶段实施了相关工作,现将三年整治行动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健全完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

1.全面开展学习宣传教育。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各部门、各单位分部集体观看了《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针对各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和分管干部、安全管理员、班主任等关键岗位人员,每年定期举办岗位安全管理专题培训,结合教体系统学校全员安全培训,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强化思想认识,筑牢安全发展理念。

2.健全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修订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厘清了学校安全管理各成员单位及各学校领导干部安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学校安全监管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构建了多元共治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组织完善了《乳山市教育和体育系统安全稳定责任清单》,明确教体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及各学校的安全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和教职工风险防控责任“双清单”管理机制,明确了学校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校园安全责任落实到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实现了校园安全全员参与、全员担责。

3.加强学校安全督导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保障机制的若干措施》,强化安全检查的人员保障、技术保障、投入保障、服务保障、考核保障。深入实施“安全督导员”“安全管理区互查”“专班检查”和局领导“包联督导”等检查制度,构建自查与互查、专项查与全面查、全员查与专家查等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体系。修订完善“平安校园”创建标准,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创新方式方法,及时推介经验,创树典型,表彰先进,发生影响较大的安全稳定事件,对当事人及所在单位实行年度考核“否决”、取消评先选优资格等处理,压实责任、推进工作。

二、夯实安防基础,全面提升校园风险防控能力

1.加强校园安保队伍建设。配齐配好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 按照相关标准聘用专职保安员,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配有专职保安员159人,并配备了相应的护卫器械。2021年底,实现了中小学与城市幼儿园、城镇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达到100%、安防“八件套”装备达标率100%的目标。

2.加强校园物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围墙、护栏等实体防范设施建设,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2021年底,实现了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达到100%,防冲撞设施配套达到100%。

3.推进智慧安防系统建设。推进校园安防系统与公安、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体系的有效融合。2021年底,实现了中小学、城市幼儿园和城镇幼儿园、乡村幼儿园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达到100%;2022年底,完成了校园安防应急提升工程。

4.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校园门卫安全管理和上下学校园门口教职员工值守制度,各学校修订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三、着力打造校园周边安全区域

1.强化警校联动。加强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辅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员、教职员工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常态化 “护学岗”建设,建立市级推进实施、属地具体执行的工作机制。2020年底,实现了城市和城镇“护学岗”设置率达到100%。

2.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整治。教体、公安、文化、市场监管、消防等有关部门每年春、秋季开会后组织开展对校园周边复杂场所、治安乱点的排查整治,三年来共开展了6轮全面排查整治,及时发现消除治安隐患,切实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四、组织实施中小学防溺水工程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构建了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制定了责任落实清单,严格落实防溺水各部门监督指导及属地管理责任,把未成年学生溺亡事件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各学校通过“1530”安全教育提示、主题班会、专题微信等形式,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各部门和镇区通过播放防溺水公益广告、电子屏滚动播放标语、悬挂宣传横幅、乡村大喇叭等方式,向全社会普及防溺水知识。压实各类水域管理主体责任,加强重点水域和危险地段安全管理,强化防溺水物防、技防建设,做到全市所有危险水域都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并积极做好防溺水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救生杆、救生圈、防护栏、救生艇等)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现险情、隐患及时消除;完善重点水域安全警示标识,在溺水事件多发高发期及时发出提醒;加强学生暑假期间的动态管理,提醒和引导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落实防溺水“三包靠”制度和学生相互提醒机制,加强防溺水工作督查,促推责任落实,坚决杜绝学生防溺水事件发生。

五、积极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整治

组织各学校动态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台账,通过学校安全平台系统,不断完善校车数据库。落实校车智能化监管,推动数据共享,实施“在线运行”,确保校车运行动态、风险实时可控。抓实学生乘车安全教育,严格校车随车照管、接送等环节管理,落实校长每月督查校车制度。新学年开学前提前优化设计校车运行路线,及时满足学生乘车需求。教体、公安、交通等部门,每学期开展一次校车沿途公路线路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查处违章运营;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对校车安全监管失职渎职及不作为行为进行监督。加强校车司机管理,适时对校车司机和监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专题教育,确保校车安全运营。

六、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

在持续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同时,以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管、校舍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实验室安全等为重点,分别组织开展了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校园安全“一月一排查、一月一研判”专项整治、学校安全大检查大整改、学校食堂(配餐)管理专项整治等五项行动,组织学校对校舍设施、实验室、消防、食堂管理、燃气安全、各类外包服务等校园安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进行排查整改,全程进行督查指导,有效推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安全责任的落实。截至2022年6月,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达标率达到了100%。同时,还根据时节特点,分别组织开展了暑期防溺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车安全管理等专项检查,每年开展春、秋两季部门联合检查,学校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自学校安全整治行动以来,共开展部门联合检查6个轮次,发现问题隐患2496条,出具整改意见书300余份,已督促完成整改2457条,剩余无法立即完成整改的问题,均落实防护措施,组织各级各类安全督导检查600余次,发现问题立查立改,有效夯实了学校安全工作基础。

七、切实强化应急处置工作

1.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围绕校园常见易发的22类突发事件,组织编制了《校园常见安全事件防范措施及处置流程》,逐一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同时按照“流程再造”的要求,理顺应急处置流程,绘制成直观易懂的流程图,作为校园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的指导性文本,要求将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图刊版上墙,推动校园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流程化。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每学年底指导学校分级分类细化、修订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牵头部门、规范处置程序、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完善案事件报告、处置制度。每年初,根据实际需要配齐配足防汛、消防、反恐、卫生等应急保障装备器材,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有力有序开展快速高效处置。

2.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根据近年来各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新规定、新要求,结合校园安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修订后的制度、预案,要组织教职工培训和演练,严格落实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的要求,通过演练让教职员工明确职责任务、熟知处置流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范应对突发风险的方法,开展常态化的应急演练保证制度、预案落地生效。

通过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自查自纠长效管理机制,达到学校安全管理责任更明确、校园安保组织体系更严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更优化、学生伤亡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整治措施更有效、校车安全管理更科学、校园消防等重点领域管理工作更规范、校园应急处置机制更完善的工作格局,全面夯实了教体系统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