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83004367221J/2023-00983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诸往镇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2023-03-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截止日期:
乳山市诸往镇2023年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 22:31:46
  • 文章来源:乳山市诸往镇人民政府
  • 点击次数:

2022年,诸往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总体要求,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力以赴落实全年各项目标任务。2022年1-12月份我镇实现税收收入2462万元。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强核心、固堡垒,党的建设常抓不怠

一是抓实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新活力。坚决扛起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责任,坚持“政治标准、模板指导、能力培养”原则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新发展党员27人,其中35岁以下8人,党员队伍青年人才比例持续增长,队伍结构进一步充实优化。

二是抓严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组织战斗力。以强化党员意识为核心、发挥党员作用为根本、提升党员能力为目标,紧扣中心抓实党员教育,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主题,组织机关、各村、企业等党员教育培训50余次,涵盖党员1754人,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学,撰写党的二十大学习感言50余篇,党员队伍政治觉悟不断提升,党组织执行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三是抓强村干部能力提升,强化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筑牢基层党建“主心骨”。着力开展“领头雁”选育工作,调整优化带头人队伍,全年共调整村党组织书记7名,建立起147人的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聚焦村党组织书记“关键点”,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工作实绩月考核制度,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擂台赛”2场,推进村干部“赋能计划”,实现村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双提升。

(二)谋发展、求突破,产业质效大幅提升

一是聚焦龙头带动,激活发展动力。1-12月我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172.28万元,制造业技改投资总额683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完成玫德集团威海有限公司一期技改升级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对炼铁板块和短流程铸造板块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扩建。以短流程特色铸造工艺为亮点,在外招商9次,利用永盛铸造闲置厂房、镇驻地南侧的40亩建设预留地,招引节点型锻造企业,打通与我市及周边区市深加工铸造企业衔接合作,将原始生铁铸造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锻造产品,实现精深化、聚集化发展,为扩大区域铸造产业集群优势、打造胶东地区中高端铸造产业基地打下基础。

二是聚焦项目发展,夯实产业基础。严格落实建设要求,切实推动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与威海益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新建猪场项目签订正式投资协议,协助完成设施农用地手续办理、土地平整工作,确保明年一季度正式开始项目主体建设;全力推动铁山矿区石子加工厂项目土地招拍挂、立项手续办理落实落地,实现明年一季度进入厂房建设阶段,项目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抓统筹、促融合,乡村振兴活力迸发

一是培育壮大文旅产业,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利用特有的文旅资源优势,按照“突出重点、连片打造”的思路,以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为主线,以省级美丽乡村下石硼、东尚山为中心,打造集红色教育、研学旅游、精品民宿、休闲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业样板片区。一方面,深挖资源优势,加快融合发展。投资600万元,按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神龟卧三峡”旅游景点;投资200万元,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契机,高标准打造红色研学教育阵地,复原“胶东人民兵工历史陈列馆”、“新华制药厂旧址”等7处展馆。另一方面,聚焦党建引领,激发发展活力。拓展党建联盟模式,依托“山里老家”共富党建联盟平台资源,与山东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合作,策划推出“红色旅游+乡村休闲+研学实践”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相关村增收上百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解锁乡村发展新模式。立足“特”字挖潜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农业名片。以垛疃大樱桃、铁山联创田园综合体为核心,按照“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铁山大枣、前进蓝莓、于家圈猕猴桃、招民庄草莓等特色产业品牌,打好优势“特色牌”,走“特色富农”道路;推行“政策扶持+支部领办合作社+大户带动”发展思路,在铁山、垛疃规模化种植省驻村工作队推广的济30抗旱小米300亩,大力探索村集体增收致富之路,继续壮大招民庄芽苗种植项目、西辛庄头村黑猪养殖项目,为项目的有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实现村集体、群众“双增收”。

(四)抓民生,提效能,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是全力做好维稳信访。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原则开展工作,聚焦民生需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创立“马石山下”品牌调解室,整修综合治理服务大厅,全年接待群众364人,调节矛盾纠纷184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严格落实“两见面双签字”,重新固定信访诉求,积极协调片村核实诉求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9次,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协调解决信访问题8个,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是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采取多项措施坚持筑牢疫情防控这个关键常态。加强居家隔离人员健康管理,严格实行封闭居家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全镇落实居家管理措施382人次;高标准做好卡口疫情防控工作,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调配,累计投入46万余元,安排值守6000余人次,全镇党员干部发挥“白加黑”“5+2”精神,严格落实“城门扫+落地采”政策,全力守好外防输入第一道关卡;严格落实“应种尽种”,加紧补齐老年人群接种短板,全力以赴完成8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工作。

三是持续增强民生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基本生活救助,加强专项社会救助,确保实现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统筹推进农村特困供养和社会救助工作,完善城乡低保动态监测,实现应保尽保,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来新纳入低保共24户39人,特困人员共31人;大病救助167人次;走访慰问低保、特困家庭100多户。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手项目推进不力。对接企业不及时,要素保障不充足,工作衔接不到位,项目进展慢、落地难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全年工作进展。

二是特色化产业发展缓慢。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还需进一步加强,民宿、文旅、种养殖等特色产业仍处在发展阶段,还未形成规模,抗市场风险能力弱,收益难以获得稳定保障。

三是工作作风不严不实。没有形成高效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在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环境整治等方面缺少工作主动性,对上级反馈的问题,整改行动不够迅速,整改措施缺乏实效,工作落实标准低。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是全面深化工作落实。采取挂图作战、跟踪督办方式狠抓落实,认真组织开展机关和村级综合绩效考评,加强日常督查和月考、季评,集中整治“庸懒散”风气,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要求进行定期通报,并将通报结果列入绩效考核,加强对绩效考评结果的科学运用,有效调动机关干部和村级负责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着力推动项目建设。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项目为先”理念,紧抓工程项目进展,压实项目建设责任,督促玫德二期项目、益生猪场项目、铁山矿区石子加工厂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精准对接项目方,加强互联互动,开创政企沟通新模式,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全方面、全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两手抓。同时,积极推进口子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适时做好单塔蓄能电站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深入挖掘文旅潜力。以山里老家文旅样板片区建设为主线,以山东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山东正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市景福香舍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文旅企业为基础,进一步盘活样板片区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延伸“神龟卧三峡”路线,打造“小三峡”微循环路线,提升“粉黛谷”接待能力,拓宽小三峡旅游景区发展空间;依托南天门、五峰楼、鹁鸽堂、棋盘石等景观挖掘人文神话故事,丰富景区内涵,开发“小三峡”婚纱摄影基地项目,鼓励社会资本融资,完善旅游项目配套;利用现有生态资源优势和下石硼红色教育主题展馆、石硼人家驿站等硬件条件,依托文旅局和在外能人,主动对接中国文联、中央美院等权威艺术机构和知名高校挂牌进驻,打造写生实践基地、培训基地,争取多个“中”字头称号,借力推广,提高样板片区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