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产业是我市重要的富民产业,多年来,这项产业的销售环节一直以小商小贩直接到姜农姜窖进行收购为主,姜的品质、收购价格大都是商贩说了算。如今,随着大姜交易市场的建立,姜农多了另外一条销售渠道,走进市场,水洗看品质、价格比多家,让大姜卖上了好价钱。
大姜交易市场位于冯家镇,临靠309国道,由百辣云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有半自动洗姜线、仓储车间、冷风库以及大姜代办和贸易商入驻的门市。优越的区域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已经吸引了不少的大姜收购商入驻。
孙伟超就是首批入驻大姜交易市场的收购商之一,他从事大姜收购已经十多年了,常年辗转于国内各个大姜市场,以前在我市收姜,只能收泥姜,看不出品质,价格给高了自己吃亏,给低了姜农不大愿意出手。在有了大姜交易市场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荣辉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伟超:“现在在市场上可以收老百姓的水洗姜,在市场收水洗姜相比外地的市场人工成本还有各方面的成本低,这里发货交通也方便。”
大姜交易市场的建立,方便的不只是大姜收购商,对于姜农来说,也有着实打实的好处。朱维志是夏村镇崔家村的种姜大户,前年,他种了40亩的大姜,由于当年大姜收购价格偏低,他一直储存到现在,听说有了大姜交易市场,他便来这里碰碰运气,与收购商孙伟超有了交集。在看了水洗大姜的品质后,双方很快谈妥了价格,朱维志的大姜也被送上了水洗线,孙伟超全部收了。夏村镇崔家村姜农朱维志:“用水一洗,姜的好坏一目了然,觉得收购商给的这个价格比心理价位还能高个三毛两毛的,肥料钱、人工钱基本都出来了,在交易市场卖姜比较划算、比较公平。”
在市场卖姜,让姜农朱维志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公平,这其实与以往姜农卖姜的模式有很大关系。百辣云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于鲲鹏:“之前农民卖土姜的模式是,小商小贩开了姜窖以后,定了价格,出到一小部分以后,挑泥姜的其他毛病,进行压价,姜农就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 。“
为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推动大姜产业全链条式健康发展,经过前期调研论证,我市于2022年3月启动了大姜交易市场建设,定位打造胶东地区最大的生姜交易集散中心,从大姜产业的前、中、末端重点发力,全面打通大姜育种、清洗、交易、仓储、内外贸等环节,促进大姜产业高质量发展。百辣云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于鲲鹏:“在我们市场建有大型的恒温库,农民可以把姜放到恒温库储存,这样大姜破损率低、不易腐烂、品质好,而且成本比较低,姜农的收益相应就会高。我们这个冷库还给农户提供代生姜芽的服务,给农民特别是大户省了很多事 。”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市大姜现有种植面积约5万亩,亩产量1万—1.2万斤,年总产量达30万吨,年产值近20亿元,干姜制品及保鲜姜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较大。未来,大姜交易市场将依托引进的优质内外贸客户群体,立足大姜全产业链条,深耕国内市场,拓宽国外市场,进一步打响“乳山大姜”品牌,推动大姜产业增效、农民稳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