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案例简介
关键词:专利创新、乳山牡蛎、品牌发展
涉及领域:知识产权
服务对象:企业
取得成效:乳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调研企业,指导企业创新专利内容,培育更多有价值的专利。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创新专利内容,解决了乳山牡蛎在运输过程中不易保鲜的难题,降低企业损失,有效促进乳山牡蛎品牌发展。
案例详情
乳山市市场监管局在走访企业中发现,企业在申请专利时的创新意识不足,为加大企业专利思路和专利内容创新,乳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企业共同探讨申请专利时遇到的难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角度,指导企业申请高质量专利。以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创新专利思路,解决“硬骨头”难题。
春夏秋季,鲜活海产品在运输时,以10斤以下重量包装的生鲜牡蛎,会因气温高而变质死亡,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大家普遍采用在泡沫保温箱里放置冰袋的做法,来降低箱内的温度,保证牡蛎不开口,减少死亡。但是由于目前使用的保温箱保温性能有限,所以即使将冰袋置于上述泡沫保温箱内,当箱体暴露在22℃以上温度的环境中,箱体内的冰袋会在10到25个小时内融化,失去降温效果。但是目前的快递物流,在1000公里的半径内,至少需要36到72小时的运输交付时间,一些物流虽然可以部分过程中使用冷链运输,但也不能保证在剩余的10到25个小时内交付给消费者。
此外,为了提高冰袋蓄冷效果,冰袋生产商在冰袋内容物中混入蓄冷剂或其他添加剂,常见的是向冰水内添加聚丙烯酸钠以及其他包括淀粉类的水聚合物,来缓解因冰袋破裂造成融化的液体外溢。然而由于带壳海产品如牡蛎的特殊性,冰袋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被牡蛎壳刺破或者摩擦磕碰使得冰袋外包装破损的情况,造成冰袋内容物外溢,不仅会加速牡蛎的死亡,还存在污染食品的隐患。因此,牡蛎在运输中的保鲜问题成为了一个难题。
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在思考现有解决方案不足以解决问题后,另辟蹊径,创新发明内容,提出了一种可以批量化预制、使用时直接投放至包装箱、蓄冷吸热周期长,且蓄冷完毕后内容物呈不流动的胶体状,从而杜绝因包装袋破损,内容液大范围污染海产品问题的鲜活海产品降温保鲜用冰袋及其制作方法。
其原理是制造一种鲜活海产品降温保鲜用冰袋,设有外袋体,外袋体内设有内袋体,外袋体与内袋体之间形成第一蓄冷吸热腔,第一蓄冷吸热腔内填充冰水,内袋体内设有
药剂腔和第二蓄冷吸热腔,第二蓄冷吸热腔与药剂腔之间经隔膜分隔,隔膜上设有缓释组件,所述缓释组件包括一个具有条形管腔的缓释部主体,缓释部主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蓄
冷吸热腔和药剂腔连通,所述缓释部主体上还设有膨大部,膨大部位于所述药剂腔内;第二蓄冷吸热腔以及缓释组件中均填充水,药剂腔内填充蓄冷吸热药剂。
目前,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已成功申请“海产品降温保鲜用冰袋及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通过创新专利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牡蛎运输中不易保鲜的难题,在乳山牡蛎品牌蓬勃发展的今天,保证了乳山牡蛎运往全国各地的新鲜品质,进一步提升了乳山牡蛎品牌知名度和美誉。
自2019年来,乳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指导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1700余件,下一步,乳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加大企业走访力度,帮助企业拓宽专利思路,指导企业创新方式方法,培育出更多有较高价值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