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超、谭宁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给予北部山区镇发展特色果业扶持政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苹果产业的关心。截止到2022年底,全市苹果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量40万吨。苹果产业是我市重要的富农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全市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影响最深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积极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我市苹果产业优势,加快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乳山苹果品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引进推广新品种,优化产品布局。重点推广威海金,替代传统品种,引进土岐、瑞香红、瑞雪等新品种,丰富乳山苹果品种多样性,提高苹果产业市场竞争力。二是推行标准化管理,进行产业升级。建立从苹果种植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管理体系,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实现标准化管理。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在德禧、茂盈等现代果园安装3套物联网系统和30多套水肥一体化系统,对苹果产业进行全面升级,增加生产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强品牌推介,提升苹果产业影响力。积极推广使用“乳山苹果”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组织苹果企业参加全国绿色食品展览会等全国性展会,加强与百果园等连锁企业合作,提升乳山苹果品牌知名度。
二、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我市从2011年开始实施山东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共争取省级资金3712万元,建设现代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30处,总面积1.2万亩,带动全市现代栽培模式苹果园发展3万余亩。现代果园灌溉、喷药、施肥、割草等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0%以上,节水50%以上,节肥节药30%以上。
近年来,乳山市政府扶持土地规模经营,出台了《中共乳山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乳山市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乳农委〔2020〕3号);为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乳山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乳山市扶持规模化新建设施大棚项目实施方案》、《乳山市扶持100亩以上种植基地和规模化发展设施大棚新上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乳农字〔2020〕1号)、《乳山市支持乡村振兴十条激励政策的意见》(乳农委〔2021〕2号)等政策。
目前,我市和果业相关的扶持政策还有苹果和蓝莓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农和果业经营主体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积极引导苹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
乳山市积极引导苹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全市培育壮大苹果种植经营面积3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2家,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全市培育打造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威海市农业特色产业“链主”企业2家,市级以上知名苹果品牌4个,“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2家,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16次,参加威海市苹果擂台赛12届,进一步擦亮乳山苹果品牌,增强乳山苹果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
四、限制因素
一是耕地“非粮化”政策影响。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禁止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经济作物,大面积新发展果园受到政策制约。二是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增加。目前从事苹果生产管理的劳动者普遍年龄较大,且劳动力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而果园套袋、修剪、采摘等人工成本和肥料、农药等果园投入成本逐年增加,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苹果种植收益。三是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较大。2019年-2021年,受疫情影响苹果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兼之出口受阻等原因影响,国内外市场呈现出“疲软”状态,苹果一度出现滞销局面。2022年苹果销售价格出现反弹,但是“好质好价”情况突出,传统苹果种植模式势必向现代栽培模式进行转变,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五、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单位将继续引进苹果新品种、新技术,一方面发展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另一方面对我市老果园进行改造,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品种更新步伐。针对我市现代苹果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采取举办果树绿色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或现场技术指导的方式,提升我市果园管理水平。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提出建议!衷心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乳山农业农村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