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普惠创新】乳山市民政局以爱民之心补证,共享数字山东便利
  • 发布日期:2023-06-02 16:13:12
  • 文章来源:乳山市民政局
  • 点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强省”及“无证明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提升婚姻登记工作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水平,切实提高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打牢砸实部门共享、跨域通办的基石,在省市县各级的指导和帮助下,乳山市民政局积极开展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质量提升试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早谋划、争主动,全面推进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化、信息化水平

乳山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自1987年建立婚姻登记档案,目前2019年之前的婚姻登记档案已全部移交至乳山市档案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婚证等婚姻证件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婚姻档案的查询、复印工作也日渐突出。实现部门信息共享、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仅是为了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更是为了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让群众得到关爱。

一是与档案馆密切沟通协助,申请专项资金,2020年已实现全部档案数字化,其中婚姻登记档案15万余份。至此,群众查阅婚姻登记档案鼠标一点即可进行查询和打印服务。

二是群众可选择到档案馆和婚姻登记处任何一处查阅、打印本人的婚姻登记档案。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方便,也让群众享受到了数字化所带来的便利体验。

三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数字化后的档案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全部导入山东省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为跨域通办和部门查询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与大数据中心联合印发《乳山市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市规范化、具体化开展数据质量提升工作。

二、积极作为,打通数据信息壁垒

一是与公安、不动产、公积金、公证处等多部门开展信息共享,建立工作群,互通信息,查验真伪,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二是不断完善充实本部门数据,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对需要关联的数据进行核实关联,对需要备注的数据准确备注。

三、动脑筋、想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可能为可能

此次试点工作的重难点任务在于无身份证号码数据的准确回填。据统计,由于历史原因,1987至1997年乡镇办理、保持的婚姻登记档案约有近9万份;存在身份证号码信息缺位、军人证件办理等情况。为突破该项难点,我处积极作为,主动出击,不等不靠。一是加强沟通,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向各镇、街道调取人口普查数据,以户为单位,匹配筛查、补正缺失及错误数据,实现身份证号码准确回填。二是找准切入点,满足办证需求。与市卫健局积极沟通联系,每年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因领取奖扶金需办理结婚证。因此共同宣传和动员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即办理事情同时也完善的本人的婚姻登记数据信息,实现了双赢。

四、新老手段融合,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质量提升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知晓度

传统的网站发布、报刊、电台等宣传手段在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今社会已经略显疲惫和吃力,转变固有观念、开发尝试新鲜事物已迫在眉睫。一是针对年轻人喜爱的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网络达人等自媒体宣传手段要勇于尝试,不断推陈出新。二是对村里的老年群体也不能落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结合民情大走访等时机通过发放明白纸、村委宣传栏贴公告、大喇叭广播的方式进行补证工作的宣传和政策解释,确保一户也不落下。三是注重屏幕宣传。在登记处大厅宣传屏循环滚动播放结婚证重要用途、补证注意事项,让大家一目了然。

五、强化制度保障,确保数据精准安全

一是采取电话预约补证。为避免人员聚集扎堆,我处提前布置,采用电话预约的方式,控制人员数量,有序开展婚姻证件更换补领工作。二是开设绿色通道补证。在登记处大厅开设单独窗口,将资料审核、材料复印关口前移,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增设人员做好相关服务。设立引导员、志愿服务人员协助指导当事人填写材料、拍摄照片、复印打印等,实现业务快速办理。四是签署保密协议,确保数据安全。对接触到具体数据的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制定工作规范、人员职责分工、保密守则、交接班制度等,并上墙公示。设置24小时无死角监控,筑牢了信息安全防线。五是核验检查确保数据精确。通过抽检核查工作,确保系统数据错误率低于2‰。

目前,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已为1000余对当事人办理了补证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模式创新,以“数据赋能、智慧连接你我”打通婚姻登记信息全链条,提高婚姻登记质量服务水平,为幸福婚姻家庭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