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普惠创新】威海营商行丨环评审批“五要诀”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日期:2023-08-17 08:53:56
  • 文章来源:威海市生态环境局乳山分局
  • 点击次数:

一是“早”动手靠前指导。对接市大项目推进中心,建立省市县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保障清单,定期调度项目前期准备情况,针对不同阶段,推送贴心服务。报告编制前,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项目落地选址关注问题,编制机构比选注意事项、环评办理的程序规定等,指导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开展项目环评,防范“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违法行为。编制过程中,实时调度报告编制情况,做好企业和报告编制技术服务单位沟通协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督促第三方加快报告编制进度,提高报告编制质量,为加快项目审批扫清技术障碍。

二是“严”管理中介服务。根据项目预计开工时间,倒排环评编制周期,明确每个项目环评编制完成节点,建议建设单位与编制机构签订合同时明确各环节时间。服务团队将报告编制时间、中介机构会议审查一次通过率、审查后报告修改时间计入企业业绩清单,在建设单位比选编制机构时推送。定期约谈辖区内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单位负责人及环评编制人员,通报相关单位报告编制、报送和报告修改工作中的不足。要求相关责任方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提升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报告编制质量。

三是“新”机制优化审批。针对重点项目多为外地投资方的情况,推行“不见面评估、不见面审批”,通过“线上视频会议”不见面形式开展环评报告技术评估工作,同时,利用视频、现场照片等方式代替现场查验工作,环评报批全程网办,大大节省了企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项目评审依托省级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切实提高项目评审质量。

四是“多”渠道保障要素。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针对当前环境总量排放替代空间紧张的现状,通过深挖企业内部减排潜力、主动对接发改、工信、交通等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指导各镇街做好关停企业核查和收储工作等措施,优先支持和保障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总量要素保障,助推建设项目尽早落地投产。同时,全面推进辖区内工业园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工作的督促帮扶,四个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工作报告均已完成并通过审查,年度监测报告完成公开发布,监测成果共享使用,减轻企业负担。

五是“广”宣传部门联动。组织专业人员对各镇街帮办代办员及部门招商人员开展环评政策培训,内容包括环评分类、审批流程、编制单位比选、审批原则、常见违法行为等方面,让各部门对环保政策法规了解得更全面,在重点项目落地过程中能够服务得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