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兰守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小学阶段学生德育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结合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把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与学校立德树人、全环境育人紧密结合,积极助推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落实。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领德育教育走向精致
落脚德育教育的精致化,充分利用乳山本土教育资源优势,结合重大节日,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线,启动以爱德、诚德、孝德、品德为核心的“四德”教育,以“爱家、爱校、爱国、爱生活、爱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五爱”教育和“理想·责任”教育;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红歌传唱、红领巾学党史、红色课本剧展演等活动,有力提升了德育实效。
(二)以传统文化的浸润濡染引领德育教育走向自信
立足文化自信的积极培育,抓牢课程和活动两个结合。一是与课程相结合。开设《传统文化》、《书法》、《楹联》等课程,在全市推广“晨诵、午写、暮读”经典诵读课程,吟诵、书写经典名篇,让传统思想与新时代有效衔接,增强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浸润;将地方非遗文化引进校园,引领学生继承发扬地方传统文化,培养非遗传承人;二是与活动相结合。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节日民俗、文体演出、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践行传统美德。
(三)以学校实践活动锤炼引领德育教育走向实践
加强各学校实践“活动经常化”工作要求,科学安排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实践活动,制定具体详实的实践活动时间表,结合本校周边本土环境和乳山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利用马石山、“乳娘”、“三花”等本土教育资源优势,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和爱劳动、爱祖国等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德育教育,提升思政育人内涵
深化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将“四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课程教学,定期举办“同城大课堂”,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红色乳山研学教育。
(二)重抓德育教育根基,开展品牌创树活动
以少先队组织为载体,将小学阶段的德育活动按照年级进行设置,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育目标,把握好侧重点、活动时间。
低年级以传统美德、礼仪规范等习惯养成为主,中高年级以法治教育、文明行为等自律意识培养为主,积极构建学段衔接的德育序列化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导师制,推行全科育人德育新模式,大力开展学科融合的民族共同体教育、防欺凌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创树“一校一特色”的德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