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83004367176H/2024-00140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乳山寨镇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2024-01-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截止日期:
乳山市乳山寨镇2024年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 09:35:34
  • 文章来源:乳山市乳山寨镇人民政府
  • 点击次数:

乳山寨镇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镇发展实际,按照“一大二强三优四提升”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抓落实、求突破、开新局,全力以赴在全市各项工作上争先进位。现将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趁势而上,将一产做大

立足镇域内草莓、粉条、辣椒酱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优势,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在提质扩规、延伸链条、树立品牌等方面找准切口、打通堵点,形成农业产业“一体两翼”。

一体:就是全面提升草莓这一主导产业,按照企业为龙头、基地为支撑、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模式,以松辉园艺、广源红、莓香、新自然4家本土龙头草莓企业为引领,联合全镇草莓经营主体,打造乳山寨“4+N”草莓产业联盟,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监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策略,培育出一批运作规范、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真正实现由“散”变“聚”、抱团发展。同时,在草莓产业链条延伸上做文章,一方面,主动与中化青岛实业有限公司等草莓深加工企业对接,力争引入草莓深加工项目,发展速冻草莓、NFC草莓汁、草莓酒、草莓酱等产品,提升草莓附加值。另一方面,从提升草莓文化价值入手,计划在松辉园艺打造草莓展览馆,建设展销厅、文化厅、体验区,运用文字、图片、模型、影像等综合表现形式展示乳山寨草莓产业;积极筹办“草莓文化节”“草莓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吸引城镇人口流动到乡村消费,扩大乳山寨草莓的市场影响力,逐步形成集展馆浏览、采摘体验、休闲小憩于一身的特色草莓发展链条。

两翼:依托松辉园艺、韩孚生化打造的苗木育繁组培中心,培育优质草莓苗、地瓜苗、辣椒苗,为本地企业、种植大户、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供优质、低成本种苗,助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在东驾马沟、石硼崔家等村流转80余亩土地,规模化种植优质辣椒品种,结果后直接向山海好兄弟鲜椒酱厂提供原材料,形成辣椒产销一体化架构,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二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在赤家口、玉皇台等村流转700余亩土地发展“烟薯29”地瓜规模种植、托底回收“一条龙”产业,为赤家口传统粉条加工产业延链补链。

二、不遗余力,将二产做强

围绕“产业化、链条化、集群化”的发展路径进行规划布局,依托韩孚生化现有的生产技术及规模,加快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强力推进两个重点项目,实现企业腾笼换鸟、产业升级。

一是在手项目持续发力。继续推进总投资3.2亿元的韩孚生化苯氧乙酸系列产品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为项目落地做好各项要素保障,该项目前期已完成立项、安全预评价报告、工艺设计及设备询价、锅炉环评报告等工作,待明年土地报批后进行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可年产2,4-D产品4000吨,年产值约4亿元,实现税收约2000万元。

二是新上项目快马加鞭。引导韩孚生化投资2000万元打造占地5000平方米的全自动智能化车间项目,新上5条全自动生产线,计划2024年6月份开始建设,12月份正式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税收400万元,自动化减人15名,达到智能增效、提质降本、安全环保的效果。

三、全篇布局,将三产做优

借助威海市文旅局、乳山市文旅局包镇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文旅产业布局,通过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的方式,加快构建“两核三线三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是积极盘活两个核心景区。按照“傍大企、招大商”的思路,会同岠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与山东世纪九洲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计划总投资1亿元,分三期重点建设生态停车广场、游客接待中心、购物场所、游览游乐等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山地运动、水上娱乐、奇石观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五大板块项目,全力将岠嵎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旅游消费市场为导向,加快石佛山景区改造提升,将目标瞄准中高端游客群体,增设装配式酒店、帐篷露营、野外写生等体验项目,提升景区综合实力。

二是精心设计三条旅游线路。以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为大框架,将西部环山路打造为最美环山路,在沿线大力发展草莓、花卉等特色产业,打造亲子采摘、花卉观赏等体验项目,在广源红、莓香高标准建设2处草莓休闲驿站;将风下线打造为渔家风情游线路,发展沿海乡村旅游,在人石村、到根见村建设游客野餐营地、海上垂钓、渔家乐等项目;将岠嵎山路打造为别具一格的观光休闲线路,将岠嵎山景区、玉皇山后、沙耳沟美丽乡村串联成线,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记忆馆等。围绕三条线路,推出“景区观光+乡村体验”的半日游、一日游套餐,把游客留下来、住进去,真正让“过路经济”变为“产业经济”。

三是重点打造三大特色片区。分别以玉皇山后村为中心的康养文旅片区,瞄准康养产业广阔前景,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积极盘活闲置宅基地,建设一批特色康养民宿,打造文旅康养产业示范样板;以赤家口村为中心的非遗文旅片区,结合赤家口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乳山粉条制作技艺”,打造“非遗+产业”项目,建设地瓜文化博物馆,包括科普厅、红薯记忆厅、主题故事厅等,丰富游客体验。以李家兴村为中心的红色文旅片区,将于洲故居、胶东军区卫生四所、谷牧教学遗址等红色印迹连片融合,建设红色记忆展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四、铆足干劲,实现四个提升

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到当前全镇工作中存在短板弱项,逐一研判,精准施策,让“短板”变“翘板”,“漏点”变“亮点”。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提升。

一是抓干部队伍管理提升。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全面提升干部作风能力和精神面貌。在镇级层面,更新完善机关干部及年轻干部考核,明确岗位目标责任制,细化量化积分,优化干部奖惩制度。大力倡导“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的工作导向,每季度对站所工作、驻村工作进行量化评比,评选出优秀站所和最美工作个人,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打破论资排辈的躺平式晋升机制。重点关注青年干部成长,引导班子成员发挥“传帮带”作用,采取每月分片交流、每季度集中座谈等方式,帮助青年干部提升业务素质,畅通交流渠道,激发工作热情。在村级层面,大力推进“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工作机制,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星级评定管理,组织开展“每月一星”、每季优秀班子、年终先进集体和优秀党支部书记评选活动,突出综合冠军,兼顾单项冠军,既给位子,又给面子。同时,对每月工作综合排名靠后的村支部书记及时约谈提醒并全镇通报,形成“人人身上有担子,村村都在向前赶”的氛围,倒逼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抓跨村联建提升。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依托“跨村联建 共富乡村”,综合考虑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重点打造卧龙片区、驾马沟片区2个片区。其中,卧龙片区以赤家口村为中心村,联合果枣夼村、宝口村成立党总支,建设合作联社,扩大红薯粉条、大棚樱桃等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利益捆绑、共同富裕;驾马沟片区由东驾马沟村和西驾马沟村组成,两村地缘相近、大小相适,以组织融合为引领,大力实施“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合作模式,由片区龙头企业乳山好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订单,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及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劳动力多种方式入股,实现鲜椒酱产业经营闭环,构建“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新格局,探索出“组团发展”向“抱团提升”的新路径。

三是抓党代表常态化履职工作提升。为确保党代表履职“有名有实”,按照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工作制度、统一公布计划、统一设置联络方式以及统一规范记录的“五个统一”标准,高规格打造党代表驻室,作为代表团集中议事、座谈交流主阵地,与“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联合办公,一同协调解决群众诉求问题,真正让党代表贴近群众、用权为民。同时,从规范党代表常态履职入手,一方面,探案建立代表选举、动态管理、素质提升、日常活动、作用发挥等长效机制,以制度为引,使党代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另一方面,结合我镇年度重要工作实施情况、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情况,每季度组织党代表视察观摩活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现场查看工作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全镇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四是抓社会综合治理提升。针对我镇信访举报压力较大的情况,在全镇实施信访举报“两清三提升”专项攻坚行动,以初次举报动态“清零”、重复举报及时“清淤”为目标,提升信访举报办理质效,实现信访举报“减存量、遏增量”。严格落实信访举报处理,落实“三见面三反馈”要求,针对匿名举报问题加大摸排力度,会同纪委、组织、公安等部门多途径多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强化隐患排查,全面研判苗头性倾向性隐患性问题,准确掌握各村不稳定人员动态,从源头防止发生到省进京访。力争明年信访举报量减少三分之二以上,肃清重复举报问题,全力保障镇域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