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8349453081XM/2024-03369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时间: 2024-12-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截止日期:
乳山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 08:43:41
  • 文章来源:乳山市农业农村局
  • 点击次数:

2025年,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坚持“一稳三提升”,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一是稳住粮食生产能力。持续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地地力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补助等惠农补贴资金政策,继续推广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实现区域内全覆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55万亩、22万吨。二是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实施好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小麦“一喷三防”、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等项目,推进一喷多促、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做好土壤墒情监测、测土配方施肥,维护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依托守强家庭农场,继续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筛选适宜我市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三是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项目区田、水、路等相关条件,合理规划配置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坚持连片成方,结合项目区土地情况,通过田块整治措施打造集中成片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基本农田;坚持查漏补缺,通过高标准农田运行管护巡查机制动态掌握已建项目设施损坏情况,通过新建和维修相关设施,高质量完成2025年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提升)建设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开展新一轮设备更新项目做好机具报废更新工作,推动高端智能装备推广应用,全面调优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全市农机整体装备水平。

(二)实施“三品”提升工程,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一是聚焦品种培优。持续推进育苗基地建设,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草莓育苗上,投资1亿元实施占地190亩的种苗组培繁育及示范推广种植项目,建设2275平方米的脱毒组培中心、新品种推广示范展示厅、冷风库、草莓出货分拣区等,预计每年生产优质脱毒种苗600万株;蓝莓育苗上,持续扩大蓝莓组培育苗建设,依托胶东伯瑞新建蓝莓温室大棚100亩,建设组培实验室1500平方米,引进新品种蓝莓苗木;花生种业上,依托盛之源种子、丰熙种业、君达粮油和中芳种业4家公司,引进花生新品种,开展育繁试种推广;海洋生物育种上,实施现代海洋经济示范区项目建设,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海洋种业体系。二是聚焦品质提升。依托项目引领和龙头带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施总投资5亿元的威豪田园综合体项目,逐步建设涵盖集地瓜育苗育种、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全产业链融合及畜牧养殖、研学、写生、民宿等要素功能区于一体综合体项目,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片区。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的大姜仓储出口深加工项目,建设脱毒姜苗繁育中心、生产加工车间、配料间、冷库等,补齐大姜产业短板,膨胀大姜产业链条。实施投资5070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以中恒能集中处理中心为依托,在全市构建“1+6+N”粪污处理利用体系,推动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积极申报2025年高效特色设施农业(苹果产业)提升行动项目,在冯家镇、大孤山镇重建现代果园690亩。积极争创2025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争取上级政策资金1亿元,以乳山牡蛎、花生为主导产业,建成区域范围明确、生产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聚焦品牌打造。立足推动“好品山东·丰物乳山”品牌矩阵建设,计划申报省级和威海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个以上、“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个以上,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好品山东”品牌申报。积极组织金果食品、振华海洋食品、华隆食品等企业参加农交会、绿博会、“好品山东”推介会等活动,畅通企业产品“走出去”渠道,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三大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聚焦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片区提质升级。着围绕示范样板片区打造,坚持“全域布局、梯次培育、连片打造、多元融合”工作思路,结合目前筛选培育的31个片区特别是9个重点精品片区,用足用好各级乡村振兴扶持政策,整合和美乡村、高标准农田、四好农村路以及其他项目资金和专项债资金向重点区域倾斜,通过点面结合、抱团推进,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积极推选争创威海市级乃至省级示范样板,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高质量建设2024年度3个省级、26个威海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强化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和集中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反弹问题,确保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50%以上,威海市级清洁村庄全覆盖。同时,牵头申报实施乳山市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争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融资。三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依托建立的回收体系开展回收处置转运工作,开展回收情况实地检查督导。开展畜禽养殖环境整治行动,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巡查监管,督导粪污规范消纳,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四)稳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一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健全“三资”监管责任追究办法,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红黄绿分级管理机制,构建“同力共举、同题共答”的监督格局,形成“三资”监管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扎实开展经管人员、村会计业务培训,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深化“解决承包地细碎化”改革。探索创新“三个三”工作机制,采取“市镇村三级联动”、“自主实施+服务托管+联合经营三条路径”、“人地技三要素管理”的方式,通过加强政策倾斜、加大产业扶持、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措施,扩大试点村范围,2025年每个镇街选取20%的村开展试点工作,年内至少打造1个以上实施整村土地流转案例,充分集中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三是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着力争创农村宅基地改革省级试点,在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宅基地的规范化管理、有偿退出与有偿使用制度、宅基地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化解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等五个方面探索创新,有序推动宅基地确权、赋权、活权。

(五)守牢“三个底线”,扛牢农业安全主体责任。一是守牢农业安全生产底线。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确保农业行业领域不出问题。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加强非洲猪瘟、小麦条锈病等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控,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二是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开展好农产品监督抽检,监督抽查问题发现率达到1%,问题处置率达到100%,确保我市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完成对全市从事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经销店的全覆盖检查。三是守牢“防返贫”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聚焦重点环节、紧盯短板弱项,争取第四批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争获上级资金3000万元,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