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 发布日期:2024-04-25 10:19:32
  • 文章来源:乳山市大数据中心
  • 点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简要地说,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都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具体来看,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传统劳动者,而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随着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更加先进的新型生产工具将代替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实现大规模设备更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尤其是数据等较少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提升了新质生产力的作用维度。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更加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而高质量发展又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反过来说,如果传统生产力通过改造升级能够体现新发展理念,则其就成为新质生产力。我们从新发展理念观察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能够更好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根本动力,在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全球技术革命的大潮中,创新已经成为关键增长点,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钥匙。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创新归根到底离不开人才。我们必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劳动者,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能力。同时,要推动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创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生产工具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新型劳动者队伍与新型劳动资料的结合将有助于拓展劳动对象的新种类和新形态,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

协调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义

协调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义,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键优势。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其力量和生命力取决于其在发展经济、完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以及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能力。面对我国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新质生产力要求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协调发展,强化区域间、城乡间、产业间的协同合作,在空间上协调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在时间上协调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行动上协调好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进相互平衡,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性。

新质生产力的协调性体现在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这三个基本要素上。在培养新型劳动者队伍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人才结构的动态平衡,相关的农业人才、工业人才、服务业人才等都应当被纳入培养体系当中。注意劳动资料的发展平衡性,将我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业成果充分运用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积极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步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劳动对象,丰富劳动对象的多样性,积极探索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富矿”。

绿色与新质生产力的理念高度一致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采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是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绿色对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提出了普遍要求。就劳动者而言,必须培养劳动者的生产环保意识,使其自觉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推动劳动者使用对自然环境有益的劳动资料。就劳动资料而言,必须不断推动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加快绿色生产工具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就劳动对象而言,必须更多寻找与开发更为绿色的劳动对象,推动劳动对象的绿色转型。绿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普遍形态,要求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实现绿色的优化组合升级。

开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石

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一种客观必然性,正如列宁所说,“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心,这种力量就是迫使他们走上同我们往来的道路的全世界的共同经济关系”。在今天,我们必须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合作中的新优势,进一步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其他国家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成果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有助于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开放的全方位也体现在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三方面。从劳动者的角度看,开放要求我们注意培养新型劳动者的国际视野,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广聚英才,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到华工作。从劳动资料的角度看,开放要求我们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推动本国先进的生产工具“走出去”,帮助其他国家也实现高质量发展,“引进来”国外先进的生产工具,学习与研究其先进之处,补强我国在先进生产工具制造方面的短板。从劳动对象的角度看,开放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生产资源整合的思维,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和新赛道。

共享是新质生产力的价值追求

共享解决的是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新质生产力的共享性,体现在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的极低边际使用成本的特点,能够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普惠性。成果共享将最大程度地调动生产主体的积极性,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共享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全方位共享,是新质生产力的价值追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有助于实现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使劳动者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享受到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巨大益处,帮助解决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其次要实现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共享,促进新知识新技术被应用于更广泛领域,确保各行业劳动者都有机会享受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效益。最后要实现劳动对象的共享,以共享促节约、提效率,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效率优势,为发展更高层次的新质生产力做好资源储备。

(作者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