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粮食补贴力度的意见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农业的关心。关于建议“政府在政策上加大对粮食的补贴,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让种地赚钱,在同样劳动力付出的情况下,所获收益与其他经济作物差距不大,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让农民从种粮上受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推进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积极性、提升耕地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的一项重大强农惠农政策。2024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继续以小麦实际种植面积作为补贴发放依据,补贴对象为全市各类种植主体(含种麦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局将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扎实做好补贴发放管理工作,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发放。
近年来,我市政府对粮食生产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2021年10月16日,中共乳山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印发《乳山市支持乡村振兴十条激励政策》(乳农委[2021]2号)。第一条,支持粮食生产。支持撂荒地有效利用,利用威海市级奖补资金,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等参与撂荒地复耕复种。支持经营主体规模化种粮,对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实施完全成本保险,对小农户和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包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完全成本保险。
二、实行小麦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政策
近几年我国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标准由相关部门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2023年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发改价格〔2023〕1314号),2024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2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我国的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调控。
三、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为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抓单产提升。以高产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实施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开展区域性整建制“吨粮”生产能力建设。选择耐密品种,配套高性能的播种机,增加玉米、大豆种植密度,力争玉米平均密度达到4500株/亩,大豆平均密度达到15000株/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玉米平均密度不低于4000株/亩,大豆平均密度不低于7000株/亩。优化品种,做好良种推广,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加速高产主推品种应用。
2.做好防灾减灾。立足防灾,科学减灾,精准救灾,重点加强干旱、洪涝、高温、风雹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气象灾害信息及防范措施。
3.及时病虫防控和实施一喷多促。以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螟等为重点,突出抓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做好一喷多促,多方筹措资金,在玉米灌浆中后期,统一组织开展“一喷多促”,以喷施磷酸二氢钾为主,混合喷施调节剂、抗逆剂、杀虫剂、杀菌剂等药剂,促进植株稳长,促进灌浆和粒重增加。
4.精准水肥调控。根据作物的生育期,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合理灌溉和收获,保证作物高产。抢抓农时,积极协调机械,在麦收后及时播种,尽量早播,能早一天是一天。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开展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等种植管理技术,减少作业环节,大幅降低种植成本。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顺畅地将水和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肥料流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农户增收和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5.推广良种、良机、良法。通过良种、良法、良田与良机有机结合,深挖增产潜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充分发挥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守强家庭农场)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改造传统农业,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6.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通过政策扶持、农机购置补贴等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惠农补贴“指挥棒”作用,将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时、准确发放,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政策,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收获机械,促进智能高效收获机械应用。
7.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增耕地6000余亩,整治撂荒隐患耕地2.4万亩。2023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万亩,新增耕地4万亩。2024年我市将持续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年内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成,有助于解决土地耕种“分散化”“碎片化”问题,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改善灌排条件,增加可耕种面积,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