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供血不足,使心肌坏死影响生命的疾病。全球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以及时疏通阻塞冠状动脉、恢复缺血缺氧心肌功能为首要目的,通常治疗方案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急症外科搭桥手术等。
近年来,乳山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冠脉介入手术,成功抢救了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然而,有的患者认为心肌梗死做了介入手术后就“一劳永逸”,不重视术后治疗、复查和日常保养,那么,心肌梗死介入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坚持服药。当植入支架后,在支架附近有可能会形成新的血栓,所以在进行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必须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药物,以进一步巩固手术疗效,避免支架狭窄、血栓堵塞等形成。一定不能擅自停药或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2.适当运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较缓和的运动,比如步行、打太极拳等,运动时周围的环境不可过冷和过热,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气候突变容易导致血管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寒冷季节尽量减少外出,要注意室内外温差,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
3.合理饮食。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清淡饮食,多吃鱼类、牛肉、鸡蛋、牛奶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饮食和新鲜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避免吃油炸、腌制食品以及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切忌暴饮暴食。
4.避免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平时多饮水,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一旦有排便不畅的情况,可以采用开塞露或者口服缓泻剂等,不可用力屏气。
5.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大喜大悲,会让心脏负担加重,有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再次出现。所以即使心肌梗死已经做了介入治疗,也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不好时可以与朋友聊天、外出散步等舒缓情绪。
6.定期复查。服用抗凝药物要定期复查血象、出凝血时间等,防止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服用降血脂药物等要及时复查肝功,防止肝脏损害等副作用;要根据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观察心脏功能,以便出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