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审计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 发布日期:2025-01-17 11:19:33
  • 文章来源:乳山市审计局
  • 点击次数: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审计保障。现将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 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我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绩效考核内容,确保法治建设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坚持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监督覆盖网,推进审计全覆盖改革落地见效。注重发挥好、运用好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忠诚依法履职尽责,大力推动审计工作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审计全覆盖。

(二)加强法治宣传。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全体审计人员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其对审计工作的指导意义,增强审计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利用全局集体学习、职工大会等会议时间,组织学习审计法律法规,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强化审计人员法律意识,提高审计人员法治素养及相关业务工作水平。二是提升审计法治宣传能力。拓宽审计普法受众面,普法工作与审计工作同步推进。结合干部“下基层”,组织审计干部向机关、社区普法,注重法治文化与审计工作的有机融合,通过召开审计进点会、审计结果通报会等活动,积极向被审计单位宣传法律法规。

(三)严格依法审计。一是建立健全审计业务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质量控制、审计现场管理、审计结果运用等一系列审计业务管理制度,明确了审计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了审计人员的执法行为,确保审计工作依法依规进行。二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审计项目三级复核制度,加强对审计方案编制、审计证据收集、审计报告撰写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三是高质量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围绕教育、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采取现场查阅资料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等方式,深入分析制度漏洞、机制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开展审计项目评优活动,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创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审计新模式、新方法进行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四是依法政务公开,促进多方监督。在审计过程中主动接受被审计单位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依法公开审计事项和审计权力运行流程。在审计结束后,依法公开审计结果,加大审计公开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五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充分利用现场审计、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等环节,向有关部门以及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广泛宣传与审计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将执法过程与普法过程相结合,促使社会各界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审计工作。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教育培训形式单一,法治思维的创新力不足。具体表现在对基层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法律法规指导较少,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相同问题屡审屡犯的情况仍然存在;对一线审计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核较少,指导各部门、各审计组法治建设力度较小;普法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丰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与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还有差距。

(二)审计队伍的依法审计能力与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新标准新要求,审计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审计监督效能仍有提升空间,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近年来我局审计队伍人员交流频繁,新老更替较为严重,年轻审计人员占比相对较高,但大多数新进人员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或之前未从事过审计相关工作的人员,许多年轻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经验、审计知识、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程序及审计质量规范要求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欠缺相关的法治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还需要在审计工作中不断学习法治理论、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审计执法水平。

三、2024 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局党组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学习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依据工作责任清单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压实法治建设责任,细化工作人员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协助抓的法治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审计局党组牵头谋划和落实好依法审计的各项任务,及时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计划,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将法治建设纳入审计总体规划与项目年度计划内做到法治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有计划、有步骤、有合力、有成效。

(二)强化法治学习,提升法治素养。一是领导带头学。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要求,切实发挥法治建设引导作用。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审计项目亲自督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带头学法,模范用法,自觉执行廉政规定,规范自身行为。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实行谈心谈话制度,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二是组织集中学习。把法治教育与党课学习、政治学习、集体学习紧密结合,共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意识形态分析研判等45次,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15次。坚持每周开展“人人登讲台”、“青年干部讲案例”活动,鼓励审计干部深入学习,大胆登台,交流心得体会,全年累计交流80余人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三)坚持依法审计,维护法治秩序。一是强化依法决策。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严格落实审计监督制度,保障权力运行。围绕审计流程再造,优化完善建立审计项目全程记实机制,有效规范审计行为。二是强化审计效能。持续助推经济发展,聚焦财政资金使用、助企纾困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大对医疗、养老、老旧小区等领域项目的审计力度。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丰富领域重点开展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督促党员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三是不断提升审计整改质效。建立《审计整改销号管理制度》,实行“即改即完善,一月一更新,一季一通报”的整改销号督查机制,持续做好跟踪问效,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促进学法用法紧密结合。将普法与法治政府建设、审计法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围绕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设中心工作,加强审计法治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审计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一是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把法治深入到审计工作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干部业务能力和政治能力。二是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审计、会计、工程、法律等相关职称考试,增强审计人员法治思维,严格规范审计行为,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

(二)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对不同受众群体法治需求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和方案,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精准度。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拓展法治宣传教育渠道,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审计法律法规知识、审计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等信息,以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与司法、财政、税务等部门开展联合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宣传合力,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进一步深化审计监督职能。持续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机制,促进财政资金规范管理和高效使用。加强民生审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和民生资金使用效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廉洁从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