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83004367205W/2025-00067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海阳所镇人民政府 发文时间: 2025-01-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截止日期:
乳山市海阳所镇2025年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 09:02:40
  • 文章来源:乳山市海阳所镇人民政府
  • 点击次数:

2024年,海阳所镇坚定不移推进自身建设,紧跟全市“五争四提三突破”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补短板、树标杆,优环境、促发展,在加快建设沿海强镇、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打造绿水青山的美丽海阳所进程中,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2025年,海阳所镇将集中精力补齐镇区发展短板,推进各项任务认真落实。

一、深化组织建设,打造标准化阵地。立足我镇实际,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主线,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重点,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根本,全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体党员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二是认真执行党建工作责任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党政班子抓主责主业。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比武擂台”,将41个村每月各项工作考核以图表的形式进行量化体现,引导各村互比互促。加大村两委干部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两委成员外出学习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提升履职能力。三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要求,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小区,进一步充实“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体系。四是创新党建思路,推动提质增效。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建设文明实践站、党建工作室、妇女儿童之家等场所,真正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彰显红色力量的红色阵地。同时,成立“两新”组织服务中心,打造“两新”组织党建综合服务平台,聚合区域发展资源,实现一站闭环式服务体系。

二、强化招商引资,提速特色小镇建设。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实施精细化招商,狠抓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对集群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层次高的优势产业的引进培育,进一步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一是依托牡蛎小镇抓招商。将牡蛎特色小镇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平台,立足牡蛎特色资源禀赋,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从牡蛎的育种、养殖、精加工、销售、文化旅游、废物利用等环节入手,着力做好补链、延链文章,打造牡蛎全产业链条,实现牡蛎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重点推动乳山牡蛎可持续发展海洋食品研究加工项目。二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立足海阳所牡蛎、旱稻、大姜、茶叶等优势产业,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招商主攻方向,结合跨村联建工作,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兄弟俩家庭式农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发展活力,利用新兴直播带货等方式,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三是挖掘海岛资源促发展。立足海阳所镇海洋资源优势和海岛特色,做好经络海洋这篇文章,以海洋牧场、海岛开发、民宿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为重点,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形成海陆结合、农渔互补、山海相连的大旅游格局。重点挖掘南黄岛、小青岛文旅价值,发展海岛旅游项目。四是聚力项目建设,强化服务保障。抓实规模以上开工项目,将灯塔水母旗下所有公司数据归集到蝾螈海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名下,预计产值过亿;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围绕国电投一期二期项目做好项目凭证收集工作,做好乳山市锦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如家酒店项目跟踪服务工作,争取实现年度纳统;推动海防古所文旅康养项目进程,打造文旅新地标;加快培育新增重点项目,抓好华能(乳山)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培育工作,确保实现年度纳统,依托蝾螈海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对原黄海汽配厂区的改造工作,做好工业企业技改投资挖潜。

三、防范化解风险,着力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明确主体责任,狠抓“治理”落实。加大民生实事投入力度,增进民生福祉。一是落实森林防火各项要求、强化渔船综合管控、严肃企业安全生产,加大巡逻、督导检查力度,建立问题台账,销号式整改。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加快完成用农图斑整改、撂荒地整治工作。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加强防范意识宣传。抓好食品安全,加强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双管单位的对接,持续落实好学校、餐馆、商超、暖心食堂、养老院的食品安全工作。三是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健全住建领域遗留问题台账,继续推进海郡、星海湾相关小区颁证进度,加快陈家村、贾家庄村棚改进度。持续关注农村自建房安全,重点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做好全面摸排。四是继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好农村户厕管护服务,加大水电路基础民生设施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开展“信用+”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便民服务大厅政务服务水平,加大养老、医疗、教育、安全、就业等政策宣传,组织镇村干部走访困难群众,确保民生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