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渔业
  • 发布日期:2025-02-10 10:12:09
  • 文章来源:乳山市委党史研究中心
  • 点击次数:

   

 

【概况】  2023年,乳山市立足海洋资源优势,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为目标,统筹经济发展与安全管理,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海产品培育养殖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实施水产种业、陆基标准化基地、海洋牧场、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水产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发展,构建创新、高效、包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年内,海洋生产总值129.36亿元,水产品总产量57.44万吨(不含远洋)。

 

【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落实《乳山市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统筹推进企业培育、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平台搭建、园区聚集、产业融合,构建“一岸带、一链条、三体系”(即生态文明海岸带,海洋渔业、海洋交通服务、海洋旅游、海洋科技、海上风电等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养殖用海管理机制、标准化养殖技术管理体系、渔业安全生产能力等海洋产业保障体系)的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开拓海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助力海洋强市建设。年内,海洋生产总值129.36亿元,增速5.5%。

 

【水产养殖】  2023年,乳山市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7.44万吨(不含远洋),比上年增长4.05%。其中,海洋捕捞3.2万吨,海水养殖53.45万吨,淡水养殖0.75万吨。有水产品加工企业60家,加工能力19.66万吨/年,加工总量16.74万吨,主要加工品种有牡蛎、鳕鱼、马哈鱼、红鱼、章鱼、鱿鱼、海蜇皮、虾酱等。

(姜  秦)



 

2023年乳山市水产品产量统计表

单位:吨

项目

总计

海水捕捞与养殖

淡水养殖

小计

捕捞

养殖

总产量

574372

566865

32395

534470

7507

一、鱼类

23865

16358

14874

1484

7507

其中:白姑鱼

2981

2981

2981

黄姑鱼

163

163

163

 

767

767

767

 

654

654

654

沙丁鱼

911

911

911

 

1765

1765

1765

小黄鱼

976

976

976

 

166

166

166

 

23

23

23

马面鲀

96

96

96

 

15363

7856

6372

1484

7507

二、甲壳类

14502

14502

13511

991

其中:虾

9336

9336

8617

719

5166

5166

4894

272

三、贝类

531358

531358

2023

529335

四、藻类

五、头足类

872

872

872

其中:乌贼

52

52

52

     鱿鱼

414

414

414

     章鱼

209

209

209

六、其他类

3775

3775

1115

2660

其中:海蜇

590

590

590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提供)

 

渔业转型升级

 

【概况】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树立“靠海养海、凭海而兴”发展理念,围绕全产业链条发展定位,坚持海陆并进、统筹发展,从育苗育种、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等环节入手,加快提升海洋种业做精做深水产加工打造海产品培育养殖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年内,成功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省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1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及6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获批水产种业、池塘改造、养殖安置区、养殖机械化、增殖放流等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3亿元《乳山市统筹做好“三品”文章推动牡蛎产业提速发展》被《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刊发;《威海市聚力打造全产业链条 推进“乳山牡蛎”产业全面发展》被中共山东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刊发。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  2023年,乳山市制定《乳山市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工作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渔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质量监管、基础设施、健康养殖、品牌建设等工作,加快构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新格局。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长效监管机制、社会化服务体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产养殖生产条件、水产健康养殖措施、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等工作通过现场考核验收,12月,成功获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省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创建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方案》要求,对境内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成功争取山东省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并获批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528万元,获批上级财政补助资金400万元。实施区域内进排水渠改造及闸门建设工程,推进项目养殖区内沟、渠贯通,形成可自由闭合的循环养殖区域,达到区域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目的,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为山东省集中连片养殖池塘环保升级改造提供乳山样板。

 

【现代水产种业园区建设】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围绕威海市规划的“2+5+N”(即建设2处海洋生物育种中心、5处现代水产种业园区、N处水产种业联合育种基地)水产种业发展体系,整合水产种业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进水产种业企业“育”一体化发展打造徐家现代水产种业园区。威海艾格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育种基地新建、扩建、改建标准化水产种质保存和苗种繁育车间3万平方米,推广一批工厂化循环水、尾水处理、热能循环利用、水质在线监测、远程疫病诊断、物联网等设施设备,建立高效、节水、节能、减排的现代化水产苗种生产新模式,提升水产育苗能力和设施设备水平。

 

【高标准海水养殖基地建设】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建设高标准海水养殖基地,提升水产养殖产业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的现代水产健康绿色养殖业完成2处水产种业、2处牡蛎生态健康养殖1处陆基标准化基地(工厂化)、1处重力式深水网箱和1处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养殖育苗车间3栋、重力式深水网箱18个、网箱管护平台1座购置新型养殖工船2艘,新上新型养殖网笼9100套、生态养殖浮漂20万个及设施设备2600台(套)。

 

省级田园型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以牡蛎为主养品种,推进华信食品(山东)集团有限公司、乳山龙汇海产养殖有限公司2处省级田园型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其中华信食品山东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400余万元,建成6235平方米牡蛎暂养净化与体验中心并配备牡蛎暂养净化与体验仪器设备和监控终端设备乳山龙汇海产养殖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陆上建成1.5万平方米牡蛎初加工车间1处展览馆在海上建1万亩牡蛎高标准养殖示范区同步规划建设900平方米海洋牧场多功能驳1座并配备海洋牧场管护监测设施设备,拓展水产养殖发展新空间,减轻近海生态环境压力,实现由近海养殖向深远海生态养殖发展。

宋倩钰

 

【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2023年,乳山市育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南泓北村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二期项目建设,项目投资6400万元,占地354亩,建设65个生产单元格及配套设施,打造从养殖到销售、从初加工到深加工再到废物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引领牡蛎产业规范化、集约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年内,该项目工程完工,在2023年威海市重点项目乡村振兴领域评比考核中排名第一。

(刘伟庆)


产业化及品牌建设

 

【概况】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推进育苗育种、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品牌建设保护等工作,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深化产学研和人才交流,推动对外合作,打造海洋特色产业集群。年内,培育壮大华信食品(山东)集团有限公司、威海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海金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乳山市鼎呈鲜海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型海产品养殖加工企业;研发生产海洋预制菜110余种,以及牡蛎肽、聚谷氨酸、有机肥、饲料添加剂、土壤调理剂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

 

海洋产业链条延伸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依托徐家镇现代水产种业园区、南泓北村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经济开发区海洋食品产业园、徐家镇食品与生物科技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招引重点项目,培育龙头企业,推行链条式、集群化发展模式,加快海洋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规划建设南泓北村、西浪暖村、南唐家村、港头村、东南塂村等牡蛎产业融合发展区,提升牡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发展海洋预制菜,推进威海同仁食品有限公司大黄鱼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引导华信食品(山东)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同兴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预制菜新品,提升半壳牡蛎、蒜蓉粉丝贝、佛跳墙等优势产品销量,海洋预制菜品类180余种;推荐3家企业加入山东预制菜产业联合会、威海市预制菜产业联盟等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思路,组织10余家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等国家级、省级展销会,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威海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乳山市华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海金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研发生产牡蛎肽、牡蛎精华素、牡蛎肽啤酒、牡蛎壳生物钙片等功能性食品,以牡蛎壳、浒苔、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等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饲料添加剂、土壤调理剂等产品,打造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骨干基地建设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建设乳山龙汇海产养殖有限公司、威海泰丰海水育苗有限公司、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3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五个行动。推进牡蛎种质提升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培育三倍体牡蛎苗种2020万片,引进三倍体牡蛎新品种“前沿1号”210万片,开发牡蛎养殖精细化管理系统,开展牡蛎和海带生态间养2000亩,带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年内,骨干基地工厂化车间循环水使用比为50%,抗生素类使用量比上年减少56%,益生菌、水质改良剂使用率比上年增长147%,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率100%。

 

“牡蛎+文旅”融合发展】  2023年,乳山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围绕牡蛎品鲜、高铁快旅、近山亲海三方面策划冬游乳山线路和专场活动,提升“母爱乳山 牡蛎之乡”品牌影响力。将打造提升牡蛎产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乳山牡蛎鲜品市场占有率高端市场占有率,乳山牡蛎品牌价值达193.85亿元,位居“国家地理标志牡蛎品牌价值”排行榜首位。12月15日,2023年度“冬游乳山 畅品牡蛎”旅游季暨第八届牡蛎文化节启动,仪式上,推介冬游乳山线路和乳山牡蛎产业,揭牌成立乳山牡蛎京东自营旗舰店,发布2023年“乳山牡蛎电商发展合作伙伴”“冬游乳山打卡地”“乳山牡蛎优质经销商”“牡蛎带货达人”名单,活动持续到2024年2月底。

单晓鸾 于成松

 

【牡蛎品牌升级】  2023年,乳山市育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推动牡蛎品牌升级,提升“乳山牡蛎”品牌影响力和价值。组织威海好品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乳山金贝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乳山市鼎呈鲜海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参加“乳山牡蛎·寄递无忧”京东物流贝类运输推介会、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京东农特产购物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推动乳山牡蛎外销外运。联合北京地标产发集团筹划乳山牡蛎京东自营旗舰店、天猫旗舰店、抖音旗舰店等官方店铺合作项目,整合牡蛎产业中知名品牌、守信企业、优质产品,借助优质渠道平台和运营资源,构建集养殖监管、精细加工、统一销售于一体的官方销售体系。12月15日,乳山牡蛎京东自营旗舰店揭牌,官方店铺在京东、天猫、抖音三大主流平台上线运营。服务牡蛎企业升规纳统工作,完成乳山市吉旺水产有限公司、尚玉海洋生物科技(乳山)有限公司、乳山市祥余水产食品有限公司3家纳统企业培育。

(刘伟庆)

 

渔业科技推广

 

【概况】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坚持以推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为主线,创新渔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推广渔业“三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设备)成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截至12月底,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面积80公顷,总体牡蛎良种覆盖率93%。

 

渔业技术推广服务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推行“专家+技术指导员+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渔技推广服务模式,针对养殖生产关键环节开展“线下入户+线上远程”无缝衔接培训指导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截至12月底,渔业技术推广人员累计培训指导渔民1000余人次,发放相关技术资料1000余份,培训面和入户面覆盖境内沿海各镇,实现科技与渔民“零距离”促进渔民增收。

 

渔业“三新”成果推广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加大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设备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渔业科技含量,助推主导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品种方面,开展长牡蛎“海大4号”新品种和“海大1号”三倍体单体牡蛎试验养殖,三倍体长牡蛎“前沿1号”新品种推广面积40万亩,提高乳山牡蛎产业良种覆盖率和多样性。新技术方面,牡蛎筏式生态疏养技术、三倍体单体牡蛎筏式生态养殖技术、高品质牡蛎塑形养殖技术等贝类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面积25万余亩;牵头制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乳山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乳山扇贝》《地理标志产品 乳山牡蛎》3部威海市地方标准,提高乳山渔业整体标准化水平新设施设备方面,组织企业开展牡蛎养殖陆地生产环节自动化机械设备研发和应用,加快牡蛎养殖产业机器换人进度,截至12月底,引进推广牡蛎清洗机、分拣机等新型设施设备1000余台,推广新型环保浮球400余万个、新型牡蛎养殖笼5万余套,引导7家企业应用牡蛎车间净化水循环处理系统装置。

徐雯雯

 

渔业管理

 

【概况】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完善海洋渔业执法机制和措施,提升渔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渔业生产管理,规范海洋渔业执法行为,整治涉渔涉海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海上养殖及捕捞秩序,保障辖区内渔业生产及涉外渔船管控形势稳定。年内,开展渔业执法监督/巡查2040次,出动执法人员6376人次,执法监督/巡查里程海上1.45万海里、陆上1.63万千米,检查渔港1061港次、渔船1914艘次

 

渔业执法检查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执法机制和措施,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渔业执法规范以及涉外渔业形势稳定,联合公安、海警等部门开展“三无”船舶整治工作,坚持“查出一艘、没收一艘、拆解一艘”原则,破解“三无”船舶管理难题。加大海上巡查力度,强化禁用渔具(地笼网等)查处与销毁、禁渔区线内拖网管理、外省籍渔船跨界作业检查和涉外渔业管理。加强伏季休渔管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确认停港渔船、注重日常执法、强化联防技防等方式,严查违法违规渔船,确保休渔秩序稳定。全年查处违反禁渔期管理规定进行捕捞的渔船8艘,未依法取得捕捞许可证擅自进行捕捞的渔船7艘,违反捕捞许可证关于作业场所规定进行捕捞的渔船2艘,擅自改变作业性质或作业类型的渔船1艘,法定休渔期间未按照规定在船籍港停泊或擅自转移停泊地点的渔船1艘,“三无”渔船10艘;清理违规网具350余套。

 

业安全生产管理】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落实渔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加大“人、船、港”三个要素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从恶劣天气分渔区精准预报防范、渔港下海通道源头管控、船员持证上岗和涉渔船舶综合管控四方面保障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查处违规渔船68艘,其中临水作业未穿着救生衣渔船27艘、超抗风等级出海作业渔船12艘,依法治理海上违法违规生产作业行为。

 

【渔船综合管控】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压实渔船管控责任,利用北斗、AIS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善渔船动态监管机制,加强敏感水域监控预警,严防越界捕捞事件发生。推进渔船北斗定位设备升级换代,通过“人防+技防”,构建渔船动态信息化监管网络。依托海上安全工作专班,提升部门和镇街合力,常态化开展部门联合行动,全年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6次,派出执法人员144人次。完善渔船综合管控体系,全年发布恶劣天气预警90期,组织渔船归港避风32次,渔船跟踪督导212人次。

 

【渔港监督管理】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加强渔港监督管理,整合3处人工渔港和沿海下海通道视频监控72路,完善下海通道物理设施和视频监控设备等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保障渔港安全运行。

(王龙强 郑富强)

 

水产品质量监管

 

【概况】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食用水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完善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管理网格建设,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全年抽检水产苗种、成品及投入品等242批次,合格率99.17%。

 

水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以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落实属地、监管和主体责任,推动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6个涉渔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统一配备水产品质量快速检测设备,全年水产品速测检测量1200批次以上。确定68个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配备68名水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日常巡查水产养殖企业,了解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有关情况,及时发现养殖生产风险隐患,实现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

 

【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  2023年,乳山市海洋发展局配合农业农村山东省、威海市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水产品育苗、养殖企业进行抽样监测,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完成苗种抽检成品抽检、捕捞品抽检、风险抽检和投入品抽检等164批次,县级自检完成抽检样品78批次,涉及海参、牡蛎、大菱鲆、南美白对虾等14种类,合格率99.17%,不合格案件处置率100%

(单晓鸾)

 

渔业企业选介

 

【乳山龙汇海产养殖有限公司】  位于南黄镇西浪暖村,是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省级大泷六线鱼原种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实现涵盖种质保存、苗种繁育、工厂化大规格苗种培育、海上成品养殖、收获上岸、清洗分拣、包装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公司拥有工厂化育苗养殖车间6万平方米、养殖池塘20公顷、海域面积2万余亩配套循环水处理系统、地源热能循环利用系统以及水质在线监测、渔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年苗种生产能力1000万尾(粒)以上。建设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新建贝类苗种繁育车间5000平方米现代化集中清洗净化加工车间2万平方米,拥有独立的养殖生产单元50余套机械化装卸平台4万平方米码头长800米,内湾式避风港池10万平方米在海上投放深水抗风浪网箱18个,牡蛎养殖1亩。2023年,营业额680万元。

 

【威海艾格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位于徐家镇东南塂村,是集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海洋生物陆地循环水养殖、海洋生物深加工、现代化海洋生态牧场、海洋生物营销等相关多元化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企业。公司占地面积65亩,投资1亿余元,建成3座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水产育苗育种车间,用于培育三倍体牡蛎以及黑鳕鱼、三文鱼等鱼类。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和专家团队合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2023年,营业额50万元。

 

【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  位于徐家镇东南塂村,主要从事海水生物种质保存、选优苗种繁育、养殖,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科研、见习基地。公司占地面积160亩,建有鱼、虾、贝、参育苗和种质选育工厂化车间1.2万余平方米综合楼4000平方米,实验楼1000平方米。年繁育各类海水鱼苗600万尾海参苗3001500头/斤规格产量5000斤,成鱼养成2斤,成参养成2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13项科学技术部确定为国家“863”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北方基地,获评威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投资660万元建设联合育种基地项目。年内,营业额600万元。

 

【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海阳所镇,辖灯塔水产养殖(乳山)有限公司、青岛隽璟云商贸易有限公司、重庆无域科技有限公司、灯塔水母杭州分公司、杭州洪园·灯塔水母乳山牡蛎文化馆。公司拥有5000平方米牡蛎净化中心、1.2万亩ASC认证国家一类海水水质的牡蛎养殖海区,按照ASC养殖体系标准管控养殖全过程,实现生态养殖、绿色发展,年产高品质牡蛎5000吨。引进推广“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海蛎1号”长牡蛎新品种以及三倍体长牡蛎,牡蛎良种覆盖率95%以上。打造2800平方米牡蛎深度净化中心,建设国内首条高端牡蛎全自动清洗净化流水线;开发超低温速冻生食牡蛎和牡蛎保活流通技术,建设超低温冷冻生产线。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莉研究员团队联合开展长牡蛎高抗新品种、近江牡蛎耐高盐新品种培育。2023年,销售收入1.73亿元。

 

乳山市鼎呈鲜海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位于海阳所镇南泓北村,主要从事牡蛎初级加工(清洗、分选、净化、包装)牡蛎深加工(液氮速冻半壳牡蛎、速冻牡蛎肉)。打造牡蛎净化标准示范区,占地面积58.4亩,建成1座牡蛎清洗净化车间、1座冷库深加工车间、1座办公用房建筑面积8780平方米。牡蛎清洗净化车间日生产牡蛎量12.5万公斤,牡蛎深加工车间主要生产液氮速冻半壳牡蛎、牡蛎肉,利用“隧道式液氮速冻机”技术,日产量5000公斤以上。公司产品通过ASC、HACCPBRCGS认证,提升乳山牡蛎品牌价值。2023年,营业额4300万元。

 


【威海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白沙滩镇,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科研技术优势,通过高值化利用境内海藻、海洋鱼类及牡蛎壳资源,从事海洋生物产品开发研制、生产、销售,主要生产饲料添加剂、肥料增效剂、土壤调理剂、鱼蛋白、壳聚糖、绿藻糖肽等海洋生物产品。公司拥有各类海洋生物产品4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拥有威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项市级研发平台。公司获评“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威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公司品牌及产品获评“BAA最具匠心农资品牌”“有机类肥料行业知名品牌”等。2023年,营业额1.2亿元,缴纳税金324.7万元。

 

【威海金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乳山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微生物制剂和海珍品饲料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特种水产饲料生产线6条,年产饲料6万吨,主要生产海参饲料、鲍鱼饲料以及微生态制剂产品。公司拥有授权专利46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拥有省市级以上奖励的研发成果18项。建有“山东省海珍品生物饲料工程实验室”等省级研发平台4个、市级研发平台4个,长期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百强企业”“山东省企业创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等。2023年,营业收入5524万元,缴纳税金18万元。

 

【威海市恒源渔业有限公司  乳山市新兴远洋渔业企业,系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员、山东省远洋渔业协会理事单位,拥有农业农村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交通运输部申办海员证资格及自理报关报检资质。主要从事南太平洋及印度洋金枪鱼钓业,太平洋以斐济的苏瓦港为渔船补给基地,渔场以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公海为主,印度洋以毛里求斯路易港为渔船补给基地,渔场以公海为主。2023年,实施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公海作业金枪鱼项目,作业渔船9艘,完成产量3111吨,产值7315万元。

 

【乳山市华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徐家镇,主要从事牡蛎肽等活性肽研发、生产与销售。活性肽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有年产500吨、1500吨蛋白肽生产线2条。公司拥有1000平方米研发中心,配备以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分析仪、紫外荧光光度计、近红外检测仪、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度计等先进科研仪器设备160台(套),具备活性肽重金属、微生物、肽含量、分子量等各种理化指标全检能力。与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023年,营业额2372万元。             

王红艳 宋倩钰

 

——数据来源《乳山年鉴(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