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
  • 发布日期:2025-02-10 11:03:00
  • 文章来源:乳山市委党史研究中心
  • 点击次数:

【概况】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呵护一座城,服务一城人”工作理念,统筹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户外广告综合治理、环保执法、农业执法、违建治理、物业执法等八个领域专项行动,创新推行“非接触性”执法模式,兼顾城市秩序和群众合理需求,深化市容秩序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推动“两城”(即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后开展“春雷”“夏雨”“秋实”“冬雪”4次专项行动,解决贸易城和部分便民摊点群、早市及城区主次干道两侧探头经营、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户外广告不规范等十类重点问题。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831处,增设人行道缓坡180处排查影响市容市貌疑似废弃车15辆拆除违法建设23处,共计690平方米整治市区内53家二手车经营业户侵占城市道路及停车泊位问题。

 

【户外广告综合治理】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化“净化天际线和地平线”专项行动,摸排部分主干道落地公益广告、门头牌匾等工作底数并建档落图,控制楼顶广告、大型立柱广告等不规范广告增长,做好全市亮化工程领域运行、维检等工作。年内,清理各类小广告400余处;更新维护主干街道两侧公益广告及商业街灯箱广200余处拆除违规广告50余处,收缴户外广告费14万余元督导完成市区24处报亭外立面整修工作。

 

【环保执法】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巡工地降扬尘、巡商户控油污”专项行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加强餐饮油烟防治建立审批前联合告知机制,对125家存在选址问题的餐饮业户进行现场联合告知,禁止在法律规定的三个选址禁止项(即居民住宅楼、未配备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饮食业项目对全市718家餐饮经营业户统一登记造册,实行分类管理,将41家位于敏感区、群众投诉较多、客流量大的餐饮店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实现餐饮油烟监管规范化、标准化。推进道路遗撒综合治理,对全市91处建筑工地、砂土石堆料场、散煤堆放点等扬尘污染点位进行拉网式摸排;联合市公安交警大队、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查处超载遗撒、车体遗撒、不按规定路线运输等产生道路不洁的违法行为。

 

【农业执法】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实施“利刃护农”专项行动,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全市466家农资店进行摸底建档,细分到各镇街中队,实行建档管理,做到基数明、底数清。定期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沟通,建立线索移送、联合执法、信息上报等配合机制,受理市农业农村局移送案件线索19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40余次,形成打击农业违法行为合力。年内,立案查处涉农违法案件41,案件涉及农资产品质量、动物检疫、生猪私屠滥宰等方面。

 

【违建治理】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控新增减存量”违建治理专项行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大违建治理力度。全年拆除违建184处,拆除面积3.8万余平方米消减历史存量违建建立“中队+社区(物业)”联动巡查机制,加强源头管控,实行前置化管理,压实社区、物业第一道关口责任,发现、制止、拆除新增违建23处,拆除面积690平方米。

 

【行政执法案件办理】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清积案结新案”专项行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建立案件会商综合调度机制,共立案95起,办理“首违不罚”案件19起建立“两法衔接”(即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起,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6起制定国土非诉类案件“裁执分离”意见,理顺形成涉及14个部门“8+X”领域(即自然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管理城镇容貌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市政及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农业管理物业管理8个领域以及其他管理领域393项行政处罚事项、11项行政强制事项和58项行政检查事项的职责边界清单建立“按需评估+公共平台公开处置+资产定向划转”处置机制,完成2018年以来依法没收的68起违法用地上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项目分类,形成初步可行性方案

 

【物业执法】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社区驻岗”专项行动,制定《社区驻岗专项行动方案》,落实“每个中队进驻社区、每个社区有执法岗”工作要求,建立“社区履职监管+中队尽责执法”联动配合机制,做好社区违建源头督导工作,推进各类矛盾摸排处置和沟通协调。年内,在社区设立城市管理窗口19个,配合社区快速处置小区私搭乱建5处,开展相关执法活动40余次。

 

【民生诉求妥善处置】  乳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问题导向和为民导向,同步解决“诉求人反映经营秩序不规范”和“经营业主抵触规范管理”问题。通过柔性执法、早晚错时执法、规范引导,帮助经营业主解决实际问题。实行每个诉求“必见面、必回访、必研判、必评估”机制,提升群众的理解度、信任度和满意度。年内,受理案件1356件。



(邵亚琳)

 


——数据来源《乳山年鉴(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