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10830043669907/2025-00529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乳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时间: | 2025-02-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总体思路及预期目标:贯彻落实“产业立市、工业兴市”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做强工业经济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工业企业培大育强“1234”计划,持续开展运行监测提效、主导产业壮大、企业梯度培育、项目建设提速、创新赋能增效、数实深度融合、涉企服务提质“七大行动”,力争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左右。6条重点工业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490亿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金属精炼及深加工、海产品培育养殖及精深加工3条产业链营收过百亿,重点推动威海恒邦营收突破200亿元,着力打造省级风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一)补断点强链条,持续壮大主导产业
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立足风电集群产业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鼓励企业招商合作,加强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聚合发展,打造风电产业2025年山东省风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总投资5.3亿元的海力科技套笼架项目、总投资4亿元的东方电气核电凝汽器等项目及总投资30亿元的远景零碳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伊莱特法兰,川润股份风机液压、润滑系统完成项目签目;持续加强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对接力度,补齐风电主控系统、发电机以及储能、制氢等产业空白,放大乳山新能源产业链优势,力争全产业链营收突破100亿元。金属精炼及深加工产业链依托链主企业,用好总部优势,做大企业规模,实现链条延伸。重点抓好威海恒邦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2025年开工并投产,实现阳极泥的本地精炼,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整体规模,重点推动玫德威海大阀门铸件项目、泰山石膏与韩国合作项目及速装饰面石膏板等项目尽快落地,力争全产业链实现营收22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培大育强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推动伯特利汽车2025年营收突破20亿元;重点推动在建项目伯特利汽车高强度铝合金铸件、日立安斯泰莫生产线集约化升级改造、双连制动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增产达效,助推鹏程麦克斯工程机械车辆项目、钰德电镀产业项目、盖洛普汽车配件加工项目快建设、早达产;做好昊运新能源重卡零部件制造、钰德电镀二期等签约项目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谋划特种车辆产业园区,持续跟进特种车辆生产制造等意向项目,确保项目早签约,力争全产业链实现营收35亿元。麻纺织及纺织服装产业链全力补齐脱胶、纺纱两个缺位链块,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重点推动在建项目汉泰生物科技脱胶项目早日投产,意向项目北方麻业纺纱项目、青岛英新懿线业有限公司特种纱线加工项目、威海三阳服装制造有限公司服装加工项目签约落地,力争纺织服装产业全年实现营收25亿元。海产品培育养殖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全力推进龙汇海产种业、龙品海参种业、华宇鼎盛养殖机械化、山东科合联合育种基地等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威海海涵等2处水产种业项目、元泽水产等2处水产养殖设施提升项目、徐家镇等2处牡蛎安置区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产业链实现营收100亿元。花生制品种植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推进金果食品、振华海洋食品新花生产品开发及金果食品植物基酸奶、人造肉、宠物食品等研发,助推与韩国达成合作,花生制品进入韩国市场,力争全产业链营收突破10亿元。
注: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拟对产业链条进行调整,具体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保持不变,“金属精炼及深加工产业链”调整为“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调整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海产品培育养殖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与“花生制品培育种植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合并为“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麻纺织产业链”调整为“纺织服装产业链”,新增“涉海重型装备产业链”。
(二)扩总量提质量,培大育强优质企业
企业冲击新目标方面,启动新一轮冲击新目标行动(2025-2027年),重新梳理冲击新目标入库企业和后备库企业,精准培育,重点扶持,支持优势企业膨胀扩规。力争2025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55家,其中过200亿元1家(威海恒邦)、过20亿元2家(伯特利汽车、东方电气)、过10亿元6家以上(远景能源、豪迈重装、海力风电、玫德威海、沃森氏农牧、华信集团、国电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做好“四级培育库”在库企业精准指导,重点培育金洲矿业、双连制动等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新增金果食品、力牌石油、威海恒邦、振华海洋、同兴食品、凯博医疗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家以上。重点支持双连制动、成景科技等企业申报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工业企业升规纳统方面,摸排全年营业收入12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升规纳统培育库,为企业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开展在库企业“升规”指导,力争2025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总数达到190家。下一步将继续联合统计、镇区进行摸排走访,对培育库企业进行动态管理。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初步确定的45个总投资281.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83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持续摸排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已初步摸排项目25个,下步加大挖潜力度,不断壮大技改项目库,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0%以上。
(三)强化创新赋能,夯实发展后劲支撑
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力争年内创建威海市级以上平台8家以上,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8项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个以上。重点支持吾星纤维、振兴铸钢创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创新新能源、豪迈重装、汉威新材料创建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东方硅胶、龙彩新材料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与铁塔公司对接,新建5G基站176座,总数达到1486座,满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坚持标杆引领、典型示范,跟踪培育17个数字赋能项目,打造金洲矿业、山水水泥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项目;引导韩孚生化、玫德威海、力久电机、泰亨电机等企业安装应用MES、ERP等数字化软件,力争新培育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3家以上。
(四)提升服务质效,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企业大走访”走深走实。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加强与重点企业沟通联系,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技改扩规、与外合作等情况,为重点企业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开展针对性培育。“企业家日活动”精准精益。进一步优化“乳山企业家日”活动形式及内容,重点组织好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根据不同行业发展需求,谋划举办专项活动,促进行业、企业、企业家之间沟通交流,深化上下游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内企业抱团发展。“政策解读”落实落地。全面落实各级惠企政策,特别是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等政策,做实“政策推送、集中解读、精准指导”三个环节,第一时间将政策推送至企业,每年开展2次分区划片集中解读,“点对点”精准指导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确保各级政策落地、落细、落实。“纾困解难”提质提效。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帮扶服务,优化企业诉求搜集、办理机制,实现“搜集分办、帮办反馈、跟踪落实”闭环管理,切实提升企业诉求和问题办理质效,破解制约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