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牡蛎特色小镇”建设 构建牡蛎全产业链发展新业态
  • 发布日期:2025-03-31 15:17:09
  • 文章来源:乳山市海阳所镇
  • 点击次数: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参加访谈的嘉宾是乳山市海阳所镇党委书记王飞,欢迎他的到来。

【主持人】:您好,王书记,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海阳所镇的基本情况吗?

【乳山市海阳所镇党委书记王飞】:好的,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海阳所镇的总体情况。海阳所镇位于乳山市最南端,紧邻4A级银滩旅游度假区,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塔岛湾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境内,镇域三面环海。总面积91.4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和2个城市社区,镇域户籍人口2.9万人。海阳所镇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国家卫生镇”“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主持人】:王书记,海阳所镇发展牡蛎产业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乳山市海阳所镇党委书记王飞】:海阳所镇紧紧围绕牡蛎小镇的发展定位,牢固树立“靠海养海、凭海而兴”的发展理念,从牡蛎育苗育种、养殖加工、品牌保护等环节,打造全链条牡蛎产业,深耕蓝色经济,助推牡蛎小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王书记,您认为海阳所镇在发展牡蛎产业方面具备哪些优势?

【乳山市海阳所镇党委书记王飞】:海阳所镇地处北纬37°的山东半岛黄金海岸,拥有185.6公里的海岸线,水质肥沃、风浪较小,适合牡蛎生长。海阳所镇的牡蛎以个大肥美、肉质鲜甜著称,肥满度比同类产品高5%-8%,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更丰富,被誉为“海牛奶”。另一方面,乳山牡蛎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获多项国际国内认证(如ASC认证),成为品质保障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王书记,能否谈一下海阳所镇今年来在发展牡蛎产业、打造特色小镇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乳山市海阳所镇党委书记王飞】:在发展牡蛎产业、打造特色小镇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紧盯优化布局“前端环节”。针对过去养殖户地理位置分散、生产秩序混乱等问题,坚持超前谋划、科学布局,规范优化合理用海,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南泓北村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小泓村、西黄岛村养殖安置区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元的南泓北村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一期工程,正在推进投资1.5亿元的二期工程,引导养殖户搬迁进区、抱团发展、规范管理,着力打造“全域布局、多点集聚”的牡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有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聚焦研发加工“核心环节”。在育苗推广方面,加大与中国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院、大学的合作,引导博悦、灯塔水母等本土企业发展牡蛎育苗,着力更新牡蛎种苗资源、丰富品种、改善品质,建设了育苗推广基地以及繁育中心。近年来,引进并推广了“海蛎1号”“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长牡蛎新品种以及三倍体长牡蛎5个牡蛎新品良种,解决牡蛎种质老化的问题。在补链强链方面,改变以往海产品以初次产品或鲜品直销为主的生产模式,以牡蛎育苗育种、牧场养殖、电商运营、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条打造为“发力点”,招引培育了裕源食品等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完善水产品产业链条,打造从育苗培育、鲜品直销到精深加工的产业化加工体系。目前除各类优质鲜品外,已推出液氮半壳牡蛎、液氮冻牡蛎肉、预制菜等产品,年销量3亿元左右;在拓宽销售上,加快推进智创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成功吸引威海久鼎、赶海、渔慧达、小海螺等5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探索了“互联网+电商+牡蛎产业园”的新模式,进一步拓宽牡蛎销售渠道。三是瞄准文旅融合“提升环节”。依托镇域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积极探索“牡蛎+旅游”“牡蛎+养生”等发展新路径,建设了以牡蛎产业为核心的牡蛎小镇,构建了国内首个以“牡蛎文化”为主题的文旅产业园区牡蛎欢乐城;引进总投资1亿元的海林情养生酒店、总投资3000万元的颐心园养老中心项目,与老来乐养老中心共同构成养生、养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消费中心;提高区域文旅服务能力;开展滨海文旅提档升级行动,对海岸线沿岸码头设施和餐饮景点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集休闲旅游、海上垂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园区,促进牡蛎产业向纵深发展。

【主持人】:王书记,请问在牡蛎品牌保护方面,咱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乳山市海阳所镇党委书记王飞】:一是强化宣传推介,凸显地标品牌价值。规范乳山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专用标志授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办法要求,对符合授权条件的牡蛎销售主体开展地标和专用标志使用授权,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抖音、快手等媒体,广泛宣传牡蛎生态疏养、健康养殖、品牌保护等理念,逐步形成全社会参与做强牡蛎产业、保护牡蛎品牌的浓厚氛围。二是创新品牌保护,增强市场核心竞争能力。聘请专业机构设计牡蛎品牌形象标识,引进防伪技术,建设牡蛎数字化防伪溯源体系,实现牡蛎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跟踪、真假可辨识、责任可认定,确实有效为“乳山牡蛎”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主持人】:王书记,请问海阳所镇下一步在探索“牡蛎+文旅”方面,都有哪些计划打算?

【乳山市海阳所镇党委书记王飞】:一是计划打造牡蛎产业核心区。海阳所镇将牡蛎欢乐城作为镇域文旅产业核心板块进行打造,突出蛎街蚝宴、牡蛎博物馆、牡蛎特色产品交易、牡蛎加干白品鉴体验等要素展示,着力做好牡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补链、延链文章,打造集牡蛎全产业链条于一体的牡蛎产业强镇,预计年吸引各地游客1.5万人次,形成以牡蛎产业和文旅产业共促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二是进一步探索康养休闲旅游模式。依托牡蛎、木耳等传统产业基础,深化“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与健康养生、文化、农业、渔业等产业对接,整合镇域内的三大海岛、民宿居住及古村落等优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亲子、养生等体现胶东渔家生活、传统民宿、民居的项目,走出一条“吃、住、游、养、购、娱”全面融合、互促共进的发展道路。打造像牡蛎欢乐城精品民宿、白雾民居、碧海山居等一批滨海网红民宿景点。积极与威海和顺旅行社有限公司等11家旅行社达成合作关系,利用平台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引导,组织游客成团到小镇旅游,扩大小镇影响力。三是着力擦亮文旅目的地品牌。按照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终端”打卡地定位,初步打造了“古所渔耕”区域公共品牌,以农业“新六产”为培育理念,把滨海田园片区内的每个村庄作为旅游景点去打造提升,最终将沿线8个农业产业示范区连点成线、连方成片,将“海防古所、牡蛎小镇”等旅游品牌植入田园风情、乡愁野趣,打造沿线文旅观光带。

【主持人】:谢谢王书记做客本期访谈,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