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2024年学校体育年度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2025-04-01 10:04:49
  • 文章来源:乳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 点击次数:

一、工作情况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1.乳山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义务教育学段小学1-2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开设3节;高中学段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开课率100%。同时全市14所足球特色学校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

2.在体育教学中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授课,规范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普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落实体育基本技能训练,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行“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新型教学内容,打造务实高效体育课堂。着力推动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等项目发展,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建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特色项目。改进学校体育联赛赛制,按学校学生人数施行甲、乙分组,提高联赛质量。加强“市队县办”工作,重点项目重点打造,持续发展品牌体育项目,强化专项训练,提高竞赛成绩。常态化开展市级体育教学教研、体育训练研究活动,持续抓好体育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体育专项训练技能大赛,从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示范能力等方面提升教师(教练)综合素质。

3.根据2024年上、下半年体质健康抽测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下半年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整体优良率为52.95%、合格率为78.77%,较上半年(不含高中)整体优良率(38.03%)提升了14.92%、合格率(89.72%)下降了10.95%。男生整体优良率为43.09%、合格率为70.72%;女生整体优良率为62.64%、合格率为86.92%。

(二)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14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各足球特色学校共有专职足球教师21名,三年级以上所有班级足球队员共有3400余人,校级足球队共有630余人。为提高教师足球训练水平和素养,市教体局每年从全市范围内选派年轻教师参加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足球特色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在把足球知识教学与足球训练有机地融于体育课与各种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足球知识,确保每周开设足球课不少于1节。各足球特色学校建立学生“资源库”,将日常训练中表现优异、各级比赛中成绩突出的足球运动好苗子纳入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库,按年级班级个性化建档,跟踪培养。要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体系,小学三年级以上建立班级、年级代表队,人数超过45人以上的班级,成立11人制足球队,少于45人的班级,成立5人制或7人制(8人制)足球队,每学年度至少组织开展2次校内足球班级联赛,每个班级全年参与比赛场次不少于10场。

(三)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制定下发了《关于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时间调整的通知》、《关于加强学校体育锻炼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开发学校体育场地,并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措施进行规范,确保社会公众能够有序、安全使用学校体育设施。

二、存在问题

1.从2024年上、下学期两次体质检测结果来看,我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很大幅度提高,整体优良率较上半年提升了14.92%,达到省定52%的标准,但学段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随着学段上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高中学段学校对体育工作明显落实不到位。

2.部分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仍然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学生课业负担重,体育课质量不高、体育课时不足,大课间体育活动流于形式、运动时间不足、强度不够等问题。

3.部分家长对体育锻炼存在误区,不愿配合学校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整改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测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激励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有效手段。乳山市将继续高度重视日常体育教学,进一步明确校长、班主任、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中的责任,把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作为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学校从公用经费中设立推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年度专项经费,确保日常体育教学、学生体质测试、体育教师培训等工作需要。

二是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印发“学生体质健康家校联系册”,布置校外体育锻炼作业,指导家长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每天锻炼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校外每天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并确保数据真实有效,不得影响学生评先选优和高中毕业证领取。

三是持续加强宣传力度。加大宣传,营造中小学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体育运动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

四是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青年教师比武等形式,努力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多方渠道引进体育专业人才,补充和扩大体育教师队伍人数,配足配齐专业专职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