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牡蛎养殖、销售行业法律风险提示
  • 发布日期:2025-04-29 14:13:40
  • 文章来源:乳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点击次数:

“乳山牡蛎”于2009年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牡蛎产业作为乳山市区域优势产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为保障乳山牡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定》《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乳山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制作法律风险提示如下。

一、养殖环节法律风险

1.未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

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妥海域合规使用手续后开展牡蛎养殖作业。

2.超出海域使用期限及范围

单位和个人务必留意海域使用权证书或租赁合同上载明的使用期限及范围,坚决杜绝到期后未申请续期或超出批准范围开展牡蛎养殖。

二、加工流通环节法律风险

1.产品质量不达标

牡蛎深加工产品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企业若因卫生条件不达标、加工工艺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将面临索赔或行政处罚。

2.未获得商标或专用标志授权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专用标志的使用必须获得商标注册人的书面许可,否则构成商标侵权或假冒地理标志。

未经乳山市牡蛎协会授权许可,即使发货地为乳山,也不得在牡蛎系列产品及其包装(含包装辅料)、网站商品链接、宣传、展览上使用“乳山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得有其他侵犯“乳山牡蛎”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或冒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3.未遵守相关规定导致被停止用标

已取得“乳山牡蛎”商标使用资格的单位,因不遵守《“乳山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行业规定或违法经营,将被停止“乳山牡蛎”商标使用资格或面临行政处罚等。若被取消乳山牡蛎商标使用授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也自动终止。  

已取得“乳山牡蛎”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单位,应按照规定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报送地理标志年报,若出现未及时年报、未按相关标准、管理规范、使用管理规则组织生产、2年内未在其产品上使用专用标志等情形,相关单位将面临列入“异常名录”或被取消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

4.防伪溯源管理系统和防伪标签使用不规范

防伪标签是乳山牡蛎产品真实性担保的关键措施,也是消费者获取乳山牡蛎产品信息的关键渠道,是乳山牡蛎原产地和特定品质的保证,防伪标签清晰、准确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海域信息、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必要信息。

依据《“乳山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乳山牡蛎”地理标志产品防伪标签使用管理办法》《“乳山牡蛎”地理标志产品包装印刷规范》、中国商报《法律声明》《关于正式实施“乳山牡蛎”地理标志产品防伪溯源管理的通告》等相关规定和通知通告,乳山牡蛎的销售应当规范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挂防伪溯源标签,否则可能面临取消商标授权或侵权假冒风险。

5.专用标志使用格式错误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官方标志)的使用必须清晰可识,不得更改专用标志图案形状、构成、文字字体、图文比例、色值等。以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应同时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和该证明商标,并加注商标注册号(图1,多数企业按此形式标注)。

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应同时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和地理标志名称,并在产品标签或包装物上标注所执行的地理标志标准代号或批准公告号(图2)。

三、其他风险

1.合同纠纷

牡蛎加工企业若存在“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劳务)合同”的行为,企业可能在劳动纠纷中陷入被动局面。

签订购销合同时,若合同条款表述不清、内容不完整,合同双方可能在权利义务、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时间、违约责任等方面引发争议,使企业面临退货、违约赔偿等风险。企业若频繁违约,将严重影响企业信誉及长远发展。

2.加工废弃物处理不当

牡蛎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贝壳、废水等废弃物,企业若未能对废弃物妥善处理,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不正当竞争行为

牡蛎养殖、销售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若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排挤竞争对手,如商业诋毁、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等,这些行为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损害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企业将为此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消除不良影响、行政处罚等。

四、法律责任

1.民事赔偿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引起纠纷的,当事人可协商解决,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赔偿。  

2.行政处罚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视违法情节不同,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或二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3.刑事责任  

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或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五、风险防范建议

1.增强法律意识,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企业可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定期检查地理标志使用授权状态,确保许可在有效期内;产品出厂前核对标签标注内容,确保符合法定格式。遭遇重大法律问题或纠纷时,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2.规范经营行为,遵法守法公平竞争

依法办理海域使用手续,规范苗种采购流程,高度重视养殖环境与污染防治,科学有序开展养殖活动。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劳动用工、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公平竞争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推动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发现侵权行为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商标注册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