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单位(盖章):乳山市林业发展中心 时间:2025年5月14日
反馈问题 | 威海市方案二十: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衰退。威海市沿海防护林中黑松和赤松林面积115.8万亩,占比高达72%,单一的树种结构,导致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严重,加之现已进入成、过熟龄阶段,林木生长衰退,生态和防护效能逐年降低。督察发现,自2018年来发生违规侵占沿海防护林问题25起98.7亩,特别是部分交通、市政等项目存在无证滥伐、破坏沿海防护林等问题。 |
整改目标 | 威海市方案明确的整改目标:进一步巩固提升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护全市松林资源安全。因地制宜开展修复造林工作,采取多树种混交模式改善林相。加强沿海防护林地管理,重点对市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情况进行监管,坚决杜绝无证采伐、未批先占等问题发生。 乳山市方案明确的整改目标:统筹对全市沿海防护林进行整治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坚持改造结合,提质增效。选取松类以外的常绿树种,开展混交造林,改善林分结构。并加强沿海防护林的保护,打击违法侵占行为,及时查处并恢复到位。 |
整改措施 | 威海市方案明确的整改措施: (一)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2024 年9月底前,加强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昆虫监测,适时在重点松林区采用直升机、无人机施药方式进行防治,有效降低传播媒介虫口密度。2024年10月底前,开展全市松林动态监测和秋季专项普查,准确掌握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2024年10—12月,集中清理枯死松树,对采伐下山的枯死松树采取粉碎、焚烧发电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因地制宜开展修复造林。调整造林绿化树种结构,采取多树种混交模式改善林相。2024 年9月底前,组织开展雨季造林,重点对疫木采伐迹地和退化林地开展修复造林和补植完善工作。2024年12月底前,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逐步构建起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管。经查,2018年以来发生的25起违规侵占沿海防护林问题,前期已依法依规完成调查处理和整改,下步将持续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充分发挥“一长两员”作用,对涉林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针对交通运输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的各类建设项目,确需占用林地的,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对接属地林业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坚决杜绝未批先伐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好沿海防护林。 乳山市方案明确的整改措施:(一)坚持监测普查松材线虫病等疫情。做好秋季普查工作,掌握疫情发生情况,同时合理开展媒介昆虫飞防工作,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做到疫情可防可控。并且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做好疫木清理工作。 (二)因地制宜开展修复造林。以退化林修复本底评估及后续更新数据为支撑,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充分利用上级造林绿化资金政策,对因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的林分,开展修复造林工作。 (三)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管。坚持严格执法、依法治理,对森林资源管护提质增效。做好沿海防护林区域的政策法规宣传,持续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充分发挥“一长两员”作用,对涉林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针对交通运输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的各类建设项目,确需占用林地的,督促相关单位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坚决杜绝未批先建、未批先伐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好沿海防护林。 |
整改任务 完成情况 | (一)一是通过无人机施药方式完成2024年度媒介昆虫防治,有效降低媒介昆虫虫口密度;二是于2024年10月完成全市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明确全市疫木发生位置和数量;三是督导南黄、徐家、白沙滩、海阳所、乳山寨镇做好沿海防护林疫木除治,目前全市沿海防护林疫木除治已完工,正在进行动态清零。 (二)一是完成我市六个镇级单位部分重点林区4800亩修复造林任务,二是完成南黄镇、大孤山镇217亩退化林修复任务,三是申报我市七个镇部分重点林区2.8万亩,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工作。多措并举,对因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的林分,开展修复造林工作。 (三)一是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对于日常举报案件和镇级护林中队巡逻过程中发现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第一时间严厉查处,建立健全涉林行刑衔接机制,严厉打击毁坏森林资源行为。二是落实林业审批联动工作机制。主动与审批部门对接,建立使用林地审批、公益林采伐许可联审制度,共同对项目用地用林进行现场勘验,推动项目有序合法加快落地;做好占用林地、林木采伐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坚决打击各类毁林行为,杜绝少批多占违法行为的发生。 |
党政负责 同志(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