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海事处:监管与服务并举 助推涉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日期:2025-08-01 09:18:08
  • 文章来源:乳山市融媒体中心
  • 点击次数:

近年来,乳山海事处积极融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底线,不断增强服务发展能力,助推涉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批即将从乳山港发运的风电设备是远景公司为华能山东半岛北 L 场址海上风电项目生产的主机、轮毂,项目方根据施工时间节点,要求企业尽快将设备运送至项目建设场址。在了解企业的需求后,乳山海事处为其运输开辟 “绿色通道”,主动对接远景厂家,积极协调港口调度部门和运输企业,优先安排船舶进港、吊装设备。远景能源(乳山)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刘洋:“为我们节约了待泊时间 48 小时,确保了风电大件设备能够及时供应给客户,保证了风电项目的推进进度。”

近年来,乳山海事处将服务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作为助推涉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打出 “提前介入+精准服务+全程监管”组合拳,主动上门对接辖区内的海上风电项目,提前介入项目规划阶段,围绕风电场选址与通航航道的安全距离、施工船舶航线设计等提供通航安全建议,从源头规避安全风险,保障风电设备快速、高效运送到各风电项目建设场址。在乳山海事处的精准帮助下,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项目顺利并网运行,项目部负责人王怀成对乳山海事处的服务给予高度认可:“从项目启动到现在,乳山海事处的同志多次到我们项目部检查指导,不仅向我们解读了海上风电项目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规范船舶和人员管理,他们的安全建议帮我们避开了好多通航和船舶管理方面的潜在风险,在运输关键设备时,开通的绿色通道太给力了,为我们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助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市突出“产业为王、工业优先”和“以港兴产、向海图强”两个重点,借国家新能源建设东风,一跃成为山东省三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之一,豪迈集团、海力风电、中天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多家海工和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先后在乳山港周边投资建厂,依托港口优势,集运原材料和大件产品。据市港务集团总经理于志锋介绍,2021年以来,在乳山海事处的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下,进出乳山港的重大件船舶已达到487艘次,其中风电主机224套,塔筒213个,叶片156支,海工设备127件,风电单桩81件,套笼43件,钢箱梁100件,累计完成吞吐量270万吨。

随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乳山港进出船舶日渐增多。作为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能部门,乳山海事处聚焦船舶准入、货物装载、现场监管等环节,创新推行全链条安全监管措施,提前与港口、货主、船舶代理深度对接,研判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强化检查监管,切实筑牢船舶安全关。同时,强化科技赋能,构建 “智慧海事”平台+无人机巡航+智能卡口监测的立体化监管网络,实现对船舶航行、停泊、作业全过程的动态监控,提前防范化解船舶碰撞、搁浅等安全风险,为船舶安全进出港织密 “智慧防护网”。乳山海事处处长沈光玉:“我们坚持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既靠 ‘铁脚 ’深入现场查隐患,也靠‘智慧眼’实时监控防风险,聚焦船舶和船员两个关键,从源头到全程把牢安全关,让每一艘进出乳山的船舶都能行得稳、走得安。”

在筑牢安全底线的同时,乳山海事处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全力保障乳山港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主动协调海洋发展部门清理航道和锚地碍航养殖,彻底打通航道 “梗阻点”,保障了海上良好的通航环境,助力港口集散能力上档升级。乳山海事处处长沈光玉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乳山海事处将继续坚持监管与服务 “两手硬”,既要守住海上安全的 “红线”,也要搭好服务发展的 “桥梁”,为乳山市“以港兴产、向海图强”贡献更多海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