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
一、以民为本,服务升级显温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准则。近年来,中心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推出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让不动产登记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家住城区的张大爷因腿脚不便,一直为办理房产过户发愁。了解这一情况后,登记中心立即启动上门服务机制。两名工作人员携带移动设备来到老人家中,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面签、拍照等全部手续。“没想到在家里就能办证,现在的服务太贴心了!”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特殊群体的心声。今年以来,像这样的上门服务已开展3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60小时,真正实现了“群众不出门,服务送上门”。
二、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提效率
(一)延时服务解燃眉之急
“原以为要再跑一趟,没想到晚上就能当场拿证!”2025
年4月11日晚,从威海赶来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我市不动产登记大厅顺利完成抵押权变更登记后由衷感叹。针对企业融资等紧急需求,中心创新推出延时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提供延时服务超150小时,惠及企业群众200余人次。
(二)专班攻坚破历史难题
针对困扰企业的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协助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一企业因建设手续不全等问题,多年来无法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严重影响了企业融资发展。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创新举措,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完善相关材料,最终顺利办理了不动产权证,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心病”。去年以来,已累计化解类似历史遗留问题项目6个,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数字赋能,智慧服务再升级
(一)一网通办提质效
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我市大力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成集预约、申请、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目前,预告登记、抵押登记、抵押注销等49项业务实现“全程网办”。
(二)数据共享减负担
积极推进部门间信息互通:通过打通部门数据壁垒,我市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与税务、住建等部门的数据对接信息共享。群众无需重复提交身份证、婚姻证明等材料,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三)电子证照促便利
全面推广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应用:抵押权人可在线查验电
子登记证明,群众通过“爱山东”APP即可查阅电子证照。某商业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电子证照实时可查,风险管控也更加精准。”
不动产登记中心将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用更有温度的服务、更有效率的举措,打造不动产登记服务的金字招牌,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更大贡献。从延时服务到上门办理,到线下跑到网上办,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的每一次创新,都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些变化正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未来,我市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根本,努力打造审批更简、服务更优、群众更满意的政务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