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参加访谈得是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同志,欢迎您的到来。
【主持人】:李主任,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市目前渔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好的,在渔业发展方面,我市主要贯彻落实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威海市《关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渔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策效益,稳定政策实施,增强渔业基础设施、创新示范、公共服务能力,聚焦水产种业、绿色健康养殖、水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渔业发展重点项目,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水产种业是整个渔业产业链的基础性核心产业,请您介绍下我市目前水产种业建设情况以及我们下一步的方向。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在“十四五”期间,我市海洋种业逐步升级,围绕威海市“2+5+N”现代水产种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以徐家镇为核心的现代水产种业园区,打造水产种业基地5处,推动水产种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同时强化产学研合作,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重点开展圆斑星鲽、牡蛎、海参等苗种技术研究,为全市海洋育苗育种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育种能力提升,根据现代种业发展的需求,突出薄弱环节,突出主要品种,突出优势区域,支持建设一批现代化水产种业基地,进一步提升育种基础设施,改善育种条件,增强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能力。
【主持人】:李主任,很多企业比较关注水产种业方面有没有扶持政策,扶持方向有哪些,请您简要介绍下。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按照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印发的《渔业高质量发展补助资金支持项目申报指引》,在水产种业方面,重点扶持育种能力提升、水产良种培育、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育种能力提升方面,项目选址要符合当地产业发展、土地规划,建设用地具有合法手续;建立健全水产良种培育组织领导机构,与科研院校开展水产育种制种实质性合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保种、选种、育种科研合作。主要扶持新建保种、选种、育种等基础设施;应用工厂化循环水、尾水处理等水处理系统,配套育种管理数据库、遗传育种平台、动物无害化处理、水产苗种疫病防控、养殖设施、节能减排、智能控制、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设施设备,购置常规实验室仪器、标记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等;新建项目须配套不少于申报支持资金的5%用于基地场地硬化、绿化、外观美化、环境整治。项目补助资金不超过实体工程和仪器设备总投资的50%,且不超过500万元。水产良种培育方面,对上一年度企业牵头或参与育成的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产新品种,位列第一育种单位的每个最高奖励80万元,位列第二育种单位的每个最高奖励50万元,位列第三育种单位的每个最高奖励30万元。水产原良种场建设方面,对上一年度经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的原良种场,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主持人】:牡蛎产业已发展成我市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请您简单介绍下目前的发展情况及下步发展方向。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近年来,我市始终将“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作为特色水产品提质增值的重要抓手,通过坚持前端制度创新,构建“牡蛎友好型”政策体系;坚持中端服务贯通,搭建“企业融合型”发展体系;坚持后端法治护航,打造“品牌守护型”监管体系。目前,全市牡蛎养殖水域面积达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养殖主体600余个,初加工主体300余家,初步形成了集育苗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下一步重点从3个方向发力。一是牡蛎种业方面。依托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牡蛎良种繁育中心,开展牡蛎新品种选育,重点研发耐高温、高抗性强的牡蛎新品种。二是健康养殖方面。持续推进85万亩海区养殖容量评估工作;积极跑上争资,争取乳山牡蛎优势特色产业培优扶强行动项目落地,推广牡蛎养殖“生态疏养”模式,打造标准化养殖示范试点,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三是牡蛎加工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牡蛎壳生产饲料添加剂、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骨填充材料等产品研发应用,实现牡蛎壳“变废为宝”,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开发牡蛎预制菜、牡蛎保健品、牡蛎调味品等多元化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主持人】:请您介绍下在牡蛎产业方面有哪些扶持政策,主要的支持方向和补助标准?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好的,在牡蛎产业方面,除了前面介绍的水产种业政策也适用外,近年来重点支持牡蛎养殖安置区建设,安置区规模占地面积不少于20亩,包括建设高标准牡蛎清洗净化、污水污泥、尾水处理车间等基础设施,购置自动筛选、分选、分级、计数、收获、清洗操作平台等先进设备,新上暂养净化处理设备设施以及尾水净化、循环利用、污水治理等环保设施。补助标准为补助资金不超过实体工程和仪器设备总投资的50%,且不超过1000万元。
【主持人】:在水产养殖方面有哪些扶持政策,请您具体介绍下。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在水产养殖方面,近年来,主要以“健康养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优质”为方向,创新集成水产养殖相关技术,鼓励新建工厂化水产养殖、网箱、管状式大围网、养殖工船等新型现代化养殖设施设备以及购置先进仪器、设备,推动设施渔业发展,建立高效、节水、节能、节地、减排的精准清洁生产新模式。一是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重点支持厂房、养成池、进排水分离等基础设施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尾水净化与循环利用、气源热泵、水源热泵、节能减排等节能环保设施设备,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病害水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新建项目须配套不少于申报支持资金的5%用于基地场区硬化、绿化、外观美化、环境整治。单个企业补助上限不超过配套设备投资额的50%,或新增实体工程和配套设备投资额的30%,且不超过500万元。二是支持网箱建设。包括重力式深水抗风浪大型网箱、桁架类网箱、4米*4米方形或者直径4米圆形新材料(高密度聚乙烯、铝合金等)小型网箱。其中重力式深水抗风浪大型网箱项目建设规模折合标准网箱不少于50个,4米*4米方形或者直径4米圆形网箱不少于100个,上述2类网箱补助资金不超过网箱等实体工程和设施设备总投资额的30%,且不超过1000万元。桁架类网箱不小于1万立方米水体,补助资金不超过实体工程和设施设备总投资额的30%。三是支持管状式大围网、养殖工船、趸船建设。养殖水体不小于2万立方米,补助资金不超过实体工程和设施设备总投资额的30%。四是支持建设海洋牧场平台。建设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补助资金不超过实体工程和设施设备总投资额的30%。四是支持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主要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土地规划等具有合法手续且持有《水域滩涂养殖证》的自有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尾水达标治理、新上水质监控和环境调控系统等,须配套不少于申请支持资金的5%用于基地场区硬化、绿化、外观美化、环境整治。每亩支持上限6000元。
【主持人】:除了水产种业、水产养殖,在水产品加工方面有没有扶持政策,请您具体介绍下。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部调整渔业发展补助资金使用方向,将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作为新增支持内容,目前该项目重点支持海产品就地加工,对购置暂养净化、冷藏冷冻、生态环保等设施和原料处理、分解分割、灭菌包装等设备购置给予适当补助,补助资金仅对项目申报获批后新增建设内容予以补助,申报获批前建设内容不予支持。
对申报企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项目实施单位须是依法设立的具备水产品加工仓储能力的企业、合作社等;二是具有固定生产场所,已落实加工用地指标;三是符合国家、地方农产品加工业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近三年未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四是原料主要来自国内养殖或捕捞;五是优先支持:1.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的新项目;2.获得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威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等荣誉的重点企业项目;3.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建设条件成熟、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设备补助上限不超过总造价的30%,每个项目具体实施单位补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主持人】:上面,您介绍了这么多扶持政策,那么企业该如何进行申报呢?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强】:企业如有申报意向,可直接联系海洋发展局,我局将根据上级政策要求,指导企业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逐级申报。
【主持人】:谢谢李主任做客本期访谈,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见!